节约型政府构建交流
政府机构内,在节能方面还存在许多“盲点”。隐性浪费如果不切实改变,一张纸、一滴油的节约多少会显得苍白无力。
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注定经济的发展成本居高不下。在能源极度短缺、需求不断膨胀的今天,如何走出高能耗困境,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还事关国家安全。
在日前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理明确表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而节约型政府,与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并列,也成为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抓手。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它的节约与否自然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成败的关键。
“一度电”示范效应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政府机构应率先垂范,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和一滴油。这些细节,对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专家为节约“一度电”,算过这样一笔账。8瓦的节能灯亮度等同于40瓦的白炽灯,点亮它600小时所需电费仅为2.93元,比40瓦的白炽灯便宜11.71元。按节能灯使用寿命8000小时计,1只节能灯“一生”可节约电费156元。粗看起来,这些钱有些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目前本市已有50多家单位将40万只灯具换成节能灯,一年可节电1800万度,减少电力负荷8600千瓦。
与居民、企业不同,政府部门一般不创造财富,对于商品价格也不敏感,因此,政府机构的节约需要依靠道德自律。从这一角度来看,政府的自觉节约,既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体现,更在于对全社会起到一种示范,于推动节约型社会的纵深展开有重要作用。
政府部门带头节约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例如,使用再生纸产品,已成为上海机关中的一种时尚。大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名片,右下角都有了一个小小的再生纸标识,喝茶的纸杯也产于再生纸,连打印纸和普通文件用纸也是再生用品。又如,复印、打印纸张双面使用,尽量使用再生纸等做法,也已在各级党政机关中普及开来。不仅如此,从市政府各委办局到各区县党政机关,纸质文件少了,电子邮件多了,人们越来越习惯无纸化办公,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纸张。随手关灯关机、推广使用节能灯等做法,不仅在本市各级党政机关中蔚然成风,还被许多人带回了家里。一位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来在家吃饭,厨房、客厅、饭厅的灯常常是一起亮着,现在只开一盏灯。
据悉,北京市已着手制订市级政府机关节能、节水目标及措施,要求公务人员从小事做起,力争全年节能8%以上。上海相关部门也正联合市节能服务中心,对人民大厦以及17个区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进行用能设备诊断,包括水、电、煤气、风机、锅炉等。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力争节约电能和煤气一成左右。
挑剔眼光找“盲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要从制度上消灭政府机构的节能盲区,首先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严格、细致的“绿色采购”制度,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等方式,在公共建筑、交通、高耗能产品等重点领域设置强制标准,增强执法力度。其次,要把定额管理等技术手段应用于政府行为中,建立政府机构能耗统计体系,并把政府机构节能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职责和日常管理的考核之中。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国家还可以考虑通过减税等政策,减少政府手中的钱,从而为政府部门注入自觉节约的动力。减税等配套政策,不仅可以让政府部门自觉节约,还能够鼓励企业创造更多财富,让市民享受到相对物美价廉的商品,达到富民的目的,减少整个社会财富的无谓损失。这对于建设节约型政府来说,将更有效、更持久、更有力。
相信,政府不是越富有、职能越多越好,而是越高效、职能越有限越好。也许,“小政府、穷政府”才能成为一个真正节约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