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为增强会议针对性、实效性,会前,我和市政府伟宪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主要针对当前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如何立足于这个现实来稳定我市畜牧业的发展,深入各县(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市畜牧食品局和各县(区)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会议期间,大家看了四县(区)畜牧园区建设现场,这些现场各有特色,这充分说明了各地的工作抓得实在,赋有成效。会上四县(区)作了发言,市畜牧食品局局长冯严德同志作了工作安排,市政府伟宪副市长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牧产业园区建设作了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狠抓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认真总结,切实增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

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在养猪、养牛、养家禽,我市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去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有必要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一下,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畜牧业的理念有所增强。通过近两年抓畜牧业发展,各级党政、畜牧大户、业主,养殖农户的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规模养殖。无论是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还是规模养殖大户都是立足于市场来抓发展,业主头脑清醒,按市场算帐,应对市场风险意识增强。各县(区)党委、政府在工作引导上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养殖业主和各级党政理念的转变,加快推进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以良种推广为核心。不管是党委政府、畜牧部门还是业主,都有良种推广的理念,都坚持以良种繁育、推广为核心。据统计,现在全市生猪三元杂交良种推广面已达到21%。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良种推广率大大提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这个趋势很好,有利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三是以标准化养殖为模式。这次看的各县(区)现场,都是近两年新发展的养殖场和龙头企业,没有看原来那些老基地,原来建设的那些养殖场,当时看是非常好的,但与现在相比标准化程度还是低,包括小区养殖。因此,通过这次现场学习参观,我觉得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来讲,能做到这样的程度的确不容易,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做得非常好了,是相对而言有所增强。

(二)脚踏实地的推进了畜牧业发展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大生产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全市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小户养殖。就目前来讲,这种形式还是主流,一家人种几亩地,养几头猪,这些小户养殖多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食,但这一方面不能忽视,我们可以算一算帐,全市除去打工的100多万人,实际上留守在家的,再加上流动人口,大概在300万人左右,全年就算2人吃一头猪,有些地方还高于这个标准,比如,我前几年去南江贵民山上调研过,一个农家3口人,虽然住的是茅草房,经济不宽裕,但他家一年吃的是两头猪,因此,全市有200万头左右生猪是我们自己吃了。生活好了,身体好了,大家心情愉快了,这也是转化啊。这难道不叫绩效嘛。我认为是最大的绩效。相反,有些农户自己不养猪,自食也靠钱买,这又要花多少钱呢。第二种是适度规模化的小区养殖。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市适度规模的小区养殖模式已初见成效,并把改圈、改厕、改厨结合起来,城乡环境面貌大大改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第三种是龙头企业式的规模养殖。这次看到的那些规模养殖场,与经济发达地区,与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方相比,几乎没有两样,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希望。这三种模式都适合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各县(区)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宜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在工作方法,既要对散养农户鼓励发展;也要对小区养殖大户鼓励发展;还要对规模养殖业主鼓励发展。这三种模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忽视的。各县(区)党委、政府在指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一项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任务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实施起来更加困难。依托大的规模养殖场担负品种改良,是我们*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些大的规模养殖场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品种改良;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三是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一方面,在抓技术人才队伍上,四县(区)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通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了一支畜牧兽医技术骨干队伍。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是一件比较难做的事,但从目前来看,成效较好,发展稳定,这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府组织得好。另一方面,注重了良种推广和繁育。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注重良种推广和繁育,组织有力,成效显著。再一方面,标准化养殖组织化程度也提高了。这种组织化不是强迫命令,而是自愿的,不带附加条件的自我行为,值得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

(三)保护了农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不知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在今年生猪价格这样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的畜牧业发展还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说实话,实际上是我们那一片片丰收在望的玉米打的基础。我市玉米生产是连续三年丰收,还有洋芋、红苕等旱粮,这些旱粮为我们稳定、巩固发展畜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家知道,这些旱粮人基本上都不会吃,它自然而然用来作生猪的饲料。所以说旱粮丰收为我们畜牧业在低迷的情况下保持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旱粮作为粮食稳产、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来抓,达到了稳粮增收,畜牧业发展加快,两者良性互动,相互推进的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效地促进了旱作农业向畜牧业转化;二是有效提升了旱作农业的附加值。三是政府抓种养业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看了现场要认真总结。各县(区)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切实增强发展信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科学规划,修编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一是饲养品种要因地制宜、种类和养殖模式包括技术指导也要因地制宜二是坚持统筹协调,做到连片开发三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到效益优先

(二)要以三大体系为核心,扎实抓实基础工作一是良种推广体系。加强规模养殖引导,继续鼓励支持规模养殖场承担良种推广任务,健全良种推广技术体系。二是标准化养殖要注重饲料标准化、圈舍改造标准化、饲养技术标准化三是建立防疫防控体系。要加强四县(区)、乡镇、村、社四级网络建设,要特别注重重点防控、季节性防控。

(三)要以抓好畜牧产业园区示范带动为前提,有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一是以带动农民增收为衡量标准二是以巩固促进扶贫开发成果来检验三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切实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有力带动农户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