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来沪人员服务管理的思考

文网

目前,**街道登记在册的来沪人员62861名。由于管理理念的偏差、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等原因,来沪人员引发的治安问题、居住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等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来沪人员的管理服务工

作,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工作保障

结合平安创建工作,将来沪人员管理纳入平安创建的总体部署,把对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的实效作为考核一个地区平安建设的重要指标。可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责任人的来沪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来沪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对来沪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明确如何加强就业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组织领导等具体工作措施。加强对来沪人员管理专项经费的落实,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的工作要求,配齐、配强来沪人员综合协管员。

二、突出以人为本,优化维权服务

在全国取消农村劳务工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建立统一的

劳动力市场变得尤为迫切。应推动公安、劳动、计生部门“一站式”办证服务,实行居住证、计生证等证件“一证式”管理,为来沪人员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外省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培训招录员工等多种形式,实现规范用工,提高来沪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无序涌入。政府可与企业签订规范用工责任书,鼓励企业建造员工宿舍,对无法完成员工宿舍建造的企业,促其按来沪人员招录用工数,承担相应社会职能的管理费用。政府通过合理布点,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建设来沪人员的职工家园,推行集中住宿,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廉价低利润出租。实行“同城待遇”,合理安排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确保来沪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组建企业工会,开展农民工就业维权、工资拖欠、超时加班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杜绝损害来沪务工人员利益的事件。

三、规范土地利用,提高管控能力

结合区域实际,制定相应的土地经营政策,将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通过组建土地经营公司,按照集中经营、有效利用、增加收入的原则,将土地向集体经营和大户经营集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组织开展对无证收废站、地下加工窝点的取缔活动,加强田间畜禽整治和违章搭建工棚的拆除,有效遏制来沪务农人员的无序涌入。加大村级来沪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员总量调控工作的考核力度,将村主要领导的全年报酬按一定比例用于此项考核。

四、依托各方资源,强化基础管理

以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单位为契机,深化基层村、居、企业的平安创建工作,加快以综治管理、来沪人员管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四位一体的平安工作站建设,配备专职协管员队伍,负责日常综合管理工作。着力推进“综治进企业”、“综治进社区”,按照“谁出租谁负责、

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签订综治责任状、治安协议书,全面推行融预防犯罪、治安管理、矛盾调处、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来沪人员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企业和出租房主。进一步加大拆除违法建筑的力度,有效遏制新违法建筑的滋生,制止出租房屋“群租”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探索异地警务协作机制,针对来沪人员流入地相对集中的特点,聘请流出地公安机关民警到流入地协助管理来沪人员,充分发挥外省籍民警人缘熟悉、地缘亲近、语言相通的优势,有效加强来沪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发现和打击来沪人员的违法犯罪能力。

五、提升管理理念,遏制违法犯罪

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作用,通过各村、居委会平安工作站的平台,实施对高危人群的管控。通过发布平安工作站联系册,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通过

细致的登记比对,实时发现、掌握来沪人员中有前科劣迹和形迹可疑的高危人员动态信息,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做到暂住人员、出租房屋、旅馆业3大治安信息管理系统的关联互通,实现出租房屋、旅馆居住的计算机管理。对网吧、废旧物品收购、二手手机市场等可供联络、销赃渠道,实施重点监控,适时与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监控。对出租房屋在排查底数的基础上,实行“定人定床,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旅馆式管理。对特种行业,以中小旅馆为重点,普遍实行住宿人员实名、实人、实数、实时的“四实”登记管理,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对中小浴室场所,参照旅馆业进行管理。对企业单位,围绕平安单位创建

第二篇:街道社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来沪人员服务管理的思考**社区(街道)党工委中心组

目前,**街道登记在册的来沪人员62861名。由于管理理念的偏差、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等原因,来沪人员引发的治安问题、居住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等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来沪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组织建设,落实工作保障

结合平安创建工作,将来沪人员管理纳入平安创建的总体部署,把对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的实效作为考核一个地区平安建设的重要指标。可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责任人的来沪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来沪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加强和改进对来沪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明确如何加强就业保障、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强化社会管理、加强组织领导等具体工作措施。加强对来沪人员管理专项经费的落实,严格按照区委政法委的工作要求,配齐、配强来沪人员综合协管员。

二、突出以人为本,优化维权服务

在全国取消农村劳务工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后,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变得尤为迫切。应推动公安、劳动、计生部门“一站式”办证服务,实行居住证、计生证等证件“一证式”管理,为来沪人员提供求职登记、择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外省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培训招录员工等多种形式,实现规范用工,提高来沪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无序涌入。政府可与企业签订规范用工责任书,鼓励企业建造员工宿舍,对无法完成员工宿舍建造的企业,促其按来沪人员招录用工数,承担相应社会职能的管理费用。政府通过合理布点,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建设来沪人员的职工家园,推行集中住宿,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廉价低利润出租。实行“同城待遇”,合理安排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确保来沪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组建企业工会,开展农民工就业维权、工资拖欠、超时加班等问题的专项检查,杜绝损害来沪务工人员利益的事件。

三、规范土地利用,提高管控能力

结合区域实际,制定相应的土地经营政策,将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手中流转出来。通过组建土地经营公司,按照集中经营、有效利用、增加收入的原则,将土地向集体经营和大户经营集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组织开展对无证收废站、地下加工窝点的取缔活动,加强田间畜禽整治和违章搭建工棚的拆除,有效遏制来沪务农人员的无序涌入。加大村级来沪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员总量调控工作的考核力度,将村主要领导的全年报酬按一定比例用于此项考核。

四、依托各方资源,强化基础管理

以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单位为契机,深化基层村、居、企业的平安创建工作,加快以综治管理、来沪人员管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四位一体的平安工作站建设,配备专职协管员队伍,负责日常综合管理工作。着力推进“综治进企业”、“综治进社区”,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签订综治责任状、治安协议书,全面推行融预防犯罪、治安管理、矛盾调处、劳动用工、计划生育、卫生管理于一体的来沪人员管理业主责任制,把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的责任落实到用工单位、经营企业和出租房主。进一步加大拆除违法建筑的力度,有效遏制新违法建筑的滋生,制止出租房屋“群租”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探索异地警务协作机制,针对来沪人员流入地相对集中的特点,聘请流出地公安机关民警到流入地协助管理来沪人员,充分发挥外省籍民警人缘熟悉、地缘亲近、语言相通的优势,有效加强来沪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发现和打击来沪人员的违法犯罪能力。

五、提升管理理念,遏制违法犯罪

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作用,通过各村、居委会平安工作站的平台,实施对高危人群的管控。通过发布平安工作站联系册,提高居民群众的知晓率。通过细致的登记比对,实时发现、掌握来沪人员中有前科劣迹和形迹可疑的高危人员动态信息,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来沪人员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做到暂住人员、出租房屋、旅馆业3大治安信息管理系统的关联互通,实现出租房屋、旅馆居住的计算机管理。对网吧、废旧物品收购、二手手机市场等可供联络、销赃渠道,实施重点监控,适时与违法犯罪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监控。对出租房屋在排查底数的基础上,实行“定人定床,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旅馆式管理。对特种行业,以中小旅馆为重点,普遍实行住宿人员实名、实人、实数、实时的“四实”登记管理,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对中小浴室场所,参照旅馆业进行管理。对企业单位,围绕平安单位创建

第三篇:对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对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

思考

近年来,随着新罗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高速推进,商贸与就业环境不断优化,人口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剧,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管理好、服务好流动人口,是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本地流动人口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就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谈点粗浅想法。

一、正确认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面对的新形势、新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调整,以及便民利民为民等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措施的出台,取消了暂住人口管理费和出租房屋治安核准制度,旧有的管理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有效建立健全,从而导致面对人口流动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公安机关管理服务工作呈现出许多滞后,不能相适应的情况。

(一)管理法律法规滞后,管理缺乏必要依据。现行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法规是95年上半年颁布的《福建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和公安部《暂住证申领办法》,由于时隔近10年且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两法规制定的有关条款已不符合当前治安形势,不适应管理实际需要,导致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依法行政困难,管理手段和力度不大。同时由于出租房屋治安核准制度被取消,而《治安处罚法》涉及出租房屋管理的内容不适应日常管理的需要,私有房屋出租人、单位、行业场所等对流动人口管理责任意识淡薄。管理措施处于空缺和涣散状态,直接导致难以对出租房屋实施严密有效的管理。

(二)管理合力没有形成,综合治理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流动人口管理涉及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统一决策,各部门密切配合。但实践中仅靠公安机关一家管理,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上难以共享,政策上难以统一,公安机关花费大量精力掌握的基础信息对社会管理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协调部门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就目前我区情况看,只有教育部门一家对流动人口登记、办证提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外来流动人口在子女入学、就托时,必须出具辖区公安机关办理的暂住证,这一规定对流动人员主动办证有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其他部门则尚未推出相关举措予以配合,管理合力没有完全形成。

(三)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比例日趋提升,打击查处难度大。由于不少流动人口文化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加之受经济状况和开放形势不同的冲击,部分流动人口在就业、生存等发生问题时,把违法犯罪作为生存、富裕的手段,导致违法犯罪总量中流动人口作案所占比例逐年递增。同时,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且流动性强,造成管理难度大,控制措施难以落实,一些以亲缘或老乡关系纠合的犯罪团伙日趋严密,有组织、有分工,逃避打击方法增多,且更加隐蔽,打击查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难度日益增大。

(四)流动人口办理暂住登记和领证意识降低,工作难度日益增大。不少流动人口对申报暂住等登记、领证意识日益淡薄,主动性不强,极大多数是在民警或专管员发现后督促才被动办理,一些流动人口对民警上门登记、做证工作不予配合,有的甚至不出示身份证,而不少民警鉴于处罚手续的烦琐,且对象众多等因素,不愿或不敢对违法暂住登记的流动人口进行处罚。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暂住人口登记、发证率降低,且及时性差,底数不清,情况难以有效掌握。

(五)房东和业主不履行治安责任现象普遍,违章出租情况严重。自国务院作出取消治安许可核准制度,公安部实行登记备案规定后,一部分房东和业主片面误解为其不再需要承担治安责任,一部分房东和业主只出租、不管理,不履行责任义务,有些只处于应付状态,由此造成出租房屋中未及时登记备案的户数不少。不少出租房屋成为违法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和作案的场所,成为违法犯罪分子藏身落脚销脏窝脏的地方。同时,不少危房、违章房、车库、车棚和架空层等违规出租现象不断产生,入住人员混杂,特别是在住宅小区内导致环境脏、乱、差,居民住户反映强烈。但公安部门对此没有相应制止规定或处罚依据,只能任其存在。

二、通过抓好各项基础工作,强化对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公安机关应及时改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有章理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工作保障体系,坚持“以房管人”的工作思路,以出租房屋为突破口,以信息警务为抓手,不断改革创新,落实职责,综合治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和服务工作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公安管控力度。公安机关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机构,必须从公安机关自身着手,采取有力手段,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控制。

1、加强检查、核查,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依据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出租房屋、旅馆、及其它容留住宿场所的管理。落实旅馆等场所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旅馆等场所台帐资料,不定期依法进行住宿登记抽检抽查,建立并落实旅馆业等行业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与奖罚,加强旅馆等场所的流动人口管理。加强出租房屋的走访与调查(注意网上出租房屋信息的掌握),加强出租房屋中介信息备案,以摸清出租房屋底数、及时掌握各种租房信息,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出租房屋登记及租房管理,依法开展出租房屋等处所的暂住人口清查和抽查,加强出租房屋及暂住人口的管理。在加强可疑、嫌疑人员的盘查同时,对夜晚在车站码头、广场公园、工棚涵洞等部位滞留的无固定住所的“三无”人员、盲流等,也要进行实时查控、信息采录和比对。

2、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协作,实现整体作战。在各项公安工作中,不管是在打击处理中,还是在日常管理中,凡是有可能涉及到流动人口的,不管是公安机关哪个部门、警种,都要将流动人口管理结合到该项公安工作中,这种结合必须是一种长期的固定的结合,必须用工作规范或规章制度明确下来,将及时核查流动人口的住宿登记或暂住证办证情况作为该项工作的必经程序,发现没有登记或办证的,及时交相关单位登记补办。另外,必须注意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和进行必要的核查。将流动人口的其它主要信息如暂住地(或旅馆)、工作单位、主要社会关系(同居者)的采集纳入该项公安工作的信息采集之中,以更好的掌握流动人口的活动轨迹。

3、严格倒查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在涉及流动人口的公安工作中,及时核查流动人口的住宿登记或暂住证办证情况,发现没有登记或办证的,在及时交相关单位登记补办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倒查。查找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属于工作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进行处罚。属于其它原因的,要及时分析情况并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倒查监督有效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及相关单位流动人口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力争实现能管控的流动人口一定要管控住、不能有效管控的要尽量管控住。

4、加强与流动人口流出地公安机关,从信息协作和管控协作等两个方面来加强协作。信息协作是指流入地、流出地公安机关就流动人口的基础信息,如户籍、前科、流动情况等信息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共享,使双方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历史背景信息。管控协作是指流入地公安机关在需要的时候请流出地公安机关及时就流动人口在原户籍地的活动进行管控,及时交流相关情报信息以掌握相关动向等。

5、加强隐蔽力量建设,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加强隐蔽力量建设,尤其是注重在高危流动人口的外围(包括户籍地、聚居地)或内部布建隐蔽力量,加强高危流动人口的管控。加强情报信息收集,掌握各种人群活动的范围和人员构成等基础信息,对于高危流动人口,一切“吃住行销乐”的信息都可以进行收集,及时掌握高危人群活动的重点区域和来往密切的人员等信息,及时了解异动信息。

(二)探索社会化管理形式,完善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

流动人口管理单靠公安一家唱“独角戏”是难以奏效的,必须积极探索和推行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的途径。

1、建立社会化登记管理站。按照人口分布、人口变动等情况,因地、因需推行社区登记站、企业远程申报点、综合中心办证点、出租房屋管理办公室等社会化登记模式。做到“区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床、床不漏人”,着力提高“人户一致”率。登记只是一种手段,有效管理才是最终目的。建立了社会化登记管理站,在做好登记这个基本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化登记管理站协管员熟悉情况(熟悉当地出租房屋或本厂同事)的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协管员的主观能动性(如奖金、提成方式等),及时了解并上报出租房屋、流动人员等情况。

2、加强与工商、房产、教育、城管、计生、劳动监察等外部单位联合执法,共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之所以背井离乡来到现住地,大多都是为了谋生,要谋生就必须从事一定的工作或职业,或打工,或做生意,或乞讨,等等。绝大部分违法犯罪的流动人口一般都在从事着某种形式的工作或职业,纯粹的职业流窜犯罪比例还比较低。因此,可以与与工商、城管、劳动监察等外部单位联合执法,对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领域进行检查,督促企事业单位合法用工,打击非法摊点,加强废旧回收等行业的管理,共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还可以与计生部门计划生育执法一道,加强暂住人口清查。

3、建立有关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维权救助组织辅助流动人口管理。当前,流动人口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属于弱势群体,流动人口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是造成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可以结合建立流动人口的维权救助组织,如农民工工会、义务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站等,辅助流动人口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的维权救助组织,在关爱流动人口的同时,了解流动人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同时也可以了解流动人口的其他情况,及时掌握各种动态。

4、以各种形式在流动人口中物建协管员,加强流动人口自我管理。流动人员聚居、交往一般都有一定规律,按地域、工作单位聚居、交往便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规律,以各种形式在流动人口中物建协管员,利用其对周围人员的熟悉来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各种情况是比较方便的,这个协管员与秘密力量不同,协管员是公开的,主要用于了解流动人口常规的、基本的情况。这种以流动人员管理流动人员的模式是一个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新模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是进一步细化会务组织。搞好会前筹备,弄清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对较大规模的会议配套制定安全保卫措施和紧急情况预案,认真检查消防设施、过道通道及周边环境,确保状态良好;做好会中服务,根据会议议程,安排好会议报到、会场服务、会议就餐和会间活动等各项工作,加强引导疏导,切实维护好会议秩序,消除人身伤亡隐患;重视会后总结,大型会议后要及时召开室务会,探讨得失,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逐步提高会务组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制定接待预案,细化接待方案,避免接待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明确接待范围和接待分工,做到对口部门归口接待。对确需其它部门协助的,也要明确主次并界定职责范围;规范接待程序,了解接待对象,制定日程、住宿、用车、活动、返程等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严密顺畅,节约高效,善始善终。三是进一步搞好督办信访工作。在办公室主任总体负责的基础上,细化室内人员的督办分工,明确各自的督办内容,确保党委重要决策、重要会议、重要部署、领导批示等督办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督办工作报告制度,日常工作及时报告,年中年底汇总报告,确保党委部署的重点工作件件有落实;坚持来访接待岗位责任制,把来访接待工作细化落实到人头,做到热心、细心、耐心,切实维护好正常的办公秩序。四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按照公文处理和办公自动化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强化公文审核、收发、送阅、存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建立电子文档,分类保存,及时备份,便于查阅。同时,可建立分局自然状况和接待服务基础资料库,并及时更新调整,切实提高事务服务质量。

三、加强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作风教育。无志不能怀远,无才不能博见。办公室的同志要坚决克服忙于事务、疏于学习的倾向,坚持把学习放到重要位置,跟上全局跨越式发展步伐。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党办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树立甘于奉献的意识,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牢固树立“党办工作无小事”的思想,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力求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做精。二是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培养。注重学习方法,既要向领导学,又要向身边的同事和基层的同志学;既要向书本学,又要向实践学;既要从正面的经验中学,又要从反面的教训中学,不断改进个人的知识结构。丰富培训方式,通过室内交流、助勤培训、送外培训、办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搞好传帮带,对重要文稿的起草、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筹备、重要工作调研等,要统筹安排好力量,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方式,逐步提高党办人员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培训。汇总分析党办和其它部门在办文、办会、办事和接待工作中发生的差错和失误,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制定预案,明确对策,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简明实用的制度和办法,一旦再次遇到非正常情况,就能有案可查、有例可循、有案可依,做到从容应对,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