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经济双先交流会讲话
同志们
2011年。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倾力关注民生,做强特色经济,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新”主题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全县经济和社会呈现加快发展、民生改善、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同比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8亿元,同比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36.47%工业增加值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17.8%财政总收入完成1.26亿元,同比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亿元。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20.0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30.9万元,同比增长25.27%农村经济总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3854元,同比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8元,同比增长18.59%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食用菌、杂粮、蔬菜、林畜产品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日益壮大,粮食总产量达到12.79万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势推进。形成主导产业7大类31个,发展专业村31个,三庄村、西河乡村荣获省级先进村称号。食用菌年产值1.6亿元,带动农户5000户,户均增收1万元。畜牧经济健康发展,大牲畜饲养量和存栏量同比分别增长18.9%和19.7%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标准化生产取得新突破,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品”认证达到20个,三品”认证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9%培育有机产品认证龙头企业5家,县成为全国十一家之一、全省唯一一家“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
环保工业势头强劲。全县围绕“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步伐。绿色能源、建材、化工、冶金、煤炭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和七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县城二级以上天数为355天,同比增加了23天。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成了8所项目校校舍安全收尾工程。评选出中小学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的县教学标兵”100名。县被确定为“山西省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正式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中职教育全免费覆盖工程。教学成绩再创新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完全小学以上中小学校实现多媒体全覆盖目标。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享受免教科书费、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作业本费和县政府资助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政策。中考跃居全市第二,高考达二本(b类)线人数461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顺利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4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开展。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实现了文体场所全覆盖目标。剪纸产业年增加值达到4000万元,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励志影片《少女时代》分别在北京、太原成功首映。稳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全县人口出生率5.11‰,人口自然增长率1.11‰,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在广举行,县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县”称号。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构建人事公共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新版《县志》完成续修编纂并顺利出版。统计、档案、地震、广播电视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成就业和技能培训1895人,新增就业1217人。输出劳动力2923人。完善了城镇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参保85094人,参保率达95.57%启动并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居民1948人。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惠农资金1806万元。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五保集中供养、救灾、城乡大病救助、优抚等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康乐院3所,维修敬老院1所。全县141名孤儿得到妥善救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各界朋友真诚关爱、鼎力支持的结果。此,全县上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