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1年03月18日10时27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祝炳水

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

我要评论

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简而言之,就是要提高各级政府执政行为的公众认可率。而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上讲,主要是执政当局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和其追求的执政目标;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指执政当局各级政府组织贯彻落实执政党大政方针的具体行为。两者间的关系是,前者影响着后者的具体行为,后者影响着前者的意图能否得到充分的实现,是一对互为影响,互相联系的整体。

政府公信力,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这既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标的迫切要求。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执政当局都非常重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有的却总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与支持,有的却陷入动荡不安,甚至落入被颠覆的厄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其内部组织贯彻落实执政方针政策的具体行为出了问题,导致其所推行的大政方针变形走样,甚至是歪曲执行,引起了民众的不满,最终的矛头将会直接指向执政当局,动摇其执政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都非常重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关键就是我们能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困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追求,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当然,在看到这些主流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确有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政府公信力建设,突出表现为:华而不实,坐而论道,凭想象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承诺,导致好心办坏事;作风漂浮,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持久的工作耐心,导致一些工作虎头蛇尾;说一套做一套,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缺乏对群众负责的工作态度;高高在上,一派老爷作风,没有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欺上瞒下,不讲真话,不道实情,导致一些很小的问题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等等。而出现这些问题的真正原因,既有利益调整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缺乏一个能够有效监督和考核各级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评价体系。

对于一个没有科学制度规范的公信力来说,就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个个漂亮的“谎言”,导致失信于民。而要扭转这种局面,关键还得尽快完善考核监督各级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评价体系,唯有依靠制度保障制度,才能真正使各级政府公信国建设步入正轨。借此,就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谈几点浅见:

第一,务必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可行,以发展目标的兑现,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凡涉及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承诺的提出,尤其是制定年度工作规划或长远发展规划时,都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按照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尊重群众的原则,以听证会、咨询专家意见、发动群众讨论等形式,在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本地区年度或更长时期内的发展规划,确保规划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通过公告、新闻发布会、媒体宣传等途径将规划内容公之于众。要坚决杜绝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就信口开河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哗众取宠的承诺,以承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承诺的兑现,以承诺的兑现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务必确保行政行为的透明性和连惯性,以更加明晰的责任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紧密结合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加快建立和完善明确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权责范围、负责单位以及考核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以透明促公信。坚决避免“换将就换令”重复行为,凡是一级党委和政府已经规划好的发展路径,只要没有出现明显的漏洞或与上级有冲突的地方,都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工作的连贯性取信于民。进一步建立健全由上级领导机关、群众代表、人大政协委员、专家评审团等组织组成的政府行政行为的社会公信度的考核组织,严格执行行政行为的诚信奖罚机制。积极拓宽社会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渠道,组成来自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小组,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分析政府公信度建设的进展情况,找出具体存在的问题,真正使结果验收与过程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以监督促落实。注重采取主管部门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完善政府公信度的考核制度,确保考核结果的公信度。

第三,务必做到权责一致,以更加务实的积极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为避免因兑现承诺追究制度日逐完善,带来少数政府规避责任不作承诺或少作承诺等问题的发生,必须充分利用人大、政协和群众组织联系群众紧密,了解社情、民意具体等优势,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或其他重要会议期间,结合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一定比例的需要承诺的事项,并将承诺的内容、承办过程纳入督办范围,以参与的广泛,督促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

第四,务必完善政府公职人员的诚信档案,以公职人员诚信度的整体提升,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注重发挥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末端效应,按照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要求,根据不同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将具体内容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并建立政府公职人员的诚信档案,将其纳入公职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和晋职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把诚信建设纳入单位的廉政建设范围之内,将办事拖拉、作风粗暴、效率低下等行政行为一并纳入整治的范围,并视之为“不装口袋的腐败”,不断加大教育整顿的力度,以此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具体行为人的诚信行为提高政府整体公信力。

第五,务必进一步完善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规范,以行政行为的规范化,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坚持把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过程当作规范行政行为的过程,将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融入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中,使公信建设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的认可度。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加快对各部门权责的公开,办事细则的公开,结合不同岗位的职责分工,分门别类的作出具体的承诺,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及网站进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真正让群众在“不找人也能办成事”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发展方针不动摇,凡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除了积极深入的搞好调查研究外,还是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切实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办度和群众的承受度的三者间的关系,坚决杜绝事事“替民作主”的官僚作风,真正让群众的声音成为决策的第一声音,让群众在一个个呼声得到积极回应中增强政府的亲和率。

第六,务必进一步提高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以行政行为的法治化,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坚持把打造诚信政府的过程,当作推进依法行政,塑造法治政府的过程。妥善处理好“有求必应”与依法办事的关系,防止因避免矛盾而作出与原则和规章制度相违背的“超权行政行为”,以政府行政行为的法治化,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摒弃不靠法律靠人情的片面认识,真正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篇:加强政府公信力实现政府三大转变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

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如何拯救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世界性课题。“被就业”、“被小康”、“被高速”等被字句的出现,以一种更加强烈的方式,表达着民众对政府的数据或说辞的怀疑与不信任。

“被××”和“给力”都是近两年大热的网络用语,被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们争相使用和模仿。这二者的出现有着相似的原因——都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一种期待和诉求;同时又揭示出一种民主的觉醒:由被动到主动,由民众的消极抵抗到寻求政府的积极解决。正是这种觉醒、这种怀疑精神,成为扶正公权力、防范各自潜在危险的动力之源,对政府信息的公开、权力的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使政府的举措更加“给力”,各级政府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转变一。从片面追求政绩到真正尊重民意。一个政府的威信来自哪里。首先来自于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反应,不是听政府怎么说,关键是看政府是不是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些官员为谋求升迁高位,把政绩当作邀功请赏的筹码,浑然不睬客观事实,甚至剥夺民众的权利,造成干群关系的疏远和恶化,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因而,政府要牢记发展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目的,在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事项方面加大投入,及时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用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转变二。从消息封锁、隐瞒不报到信息公开。f省警方在案件处理中采取“不告知”的态度,侵犯当事人家属及其单位的知情权,不仅令民众对公权力失去信心,也令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二项转变就要加强信息公开力度。各级政府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对每一个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都必须明确具体内容、权责范围、负责单位、完成时限、具体标准以及考核监督的方法和途径,以透明促公信。

转变三。从数据虚假、自欺欺人到带头诚信。信用是信任的基石,缺乏信用的政府是无法得到群众的信任和认可的。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政府的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公信力,是用诚实守信集聚起来而放射出的一种影响力和号召力。那些冷冰冰的数字、指标,虚假的数据,不能使百姓真正的“富裕”和“幸福”。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信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自信的政府,应该允许公民有不信任的权利、有质疑的权利、有监督与批评政府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真正信任,让政府的建设真正“给力”起来。

第三篇:如何加强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姓名:向坤

学号:20101151209班级:外语系英语(2)班

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营建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是其依法行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和核心性。必须加强政府的信用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否则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我国政府的公信力虽然在不断提高,但同时必须注意到,有关提高公信力问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信用失范,公信力下降,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

当今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最严重的领域就是——食品。前几年,“三聚氰胺”来了,国人震惊;今天,“瘦肉精”来了,国人又被震惊。中国的食品问题犹如一个又一个的定时炸弹,过不了多久就能炸响一个,真不知什么时候就炸完了,我相信只要还允许食品和饲料中使用添加剂,就不可能炸完。“三聚氰胺”也好,“瘦肉精”也罢,类似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只要追根溯源,都是被有关部门认可过的成果,说不定还得过科研成果奖,至少老百姓是制造不出来的。“瘦肉精”暴光了,老百姓非常害怕,有关部门也来了,好像很惊奇。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成果何止千万,只是没有人去查而已。如果我们去认真排查一下饲料和食品中千奇百怪的这个精、那个粉和这个素,一定会让你触目惊心。做个大胆地评估,可以说现在已经没有不加添加剂的食品和饲料了,但是这些添加剂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害的,对老百姓来说都是谜,根本无法判断,说不定哪天发现一个是有害,又能让我关部门重视一阵了。这种问题,不仅仅影响经营单位的形象,已以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社会恶性肿瘤”。

政府在食品方面的公信力毋庸置疑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低谷,然而在其他领域,政府也同样出现了类似问题。今年8月,乌鲁木齐将对2008年建设的1407套廉租房进行摇号分配。随着廉租房制度的逐步健全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初步完善,乌市将停止政府主导解危解困房建设。廉租房作为一种公共福利,是政府兴建、政府分配,政府成为直接主体,理应奉行绝对公平原则,倘若这种分配不公,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公信度,倘若弄就出些弄虚作假的事来,无疑会受到民众的劣评。武汉经适房“六连号”丑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舞弊案例,恰恰击中了政府信用这个重要的命题。

据相关机构调查:2009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您相信政府公布的各种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吗”的调查中,认为“仅作参考,掺假的成分很多”或“绝对是假的,从来都不信”的比例高达91.1%;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个比例是79.3%。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度直降10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1]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严重性,而政府公信力缺失在地方政府中表现尤为明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政府的政策连续性不强。政策的透明度与可预见性是政府取得民众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少地方领导从自利性原则出发,对已经生效实施的政策、合同任意修改、废止,要不就是“新官不理旧账”,“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人的一句话”。这种现象越到基层政府表现的越为明显。

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超越地方政府的上访问题越来越多,即便是到本级政府上访也多表现为群体性上访。而一个比较极端的表现是由个案容易引发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从去年贵州的瓮安事件,到今年湖北石首事件,都是由一般个案而引发成了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实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国内还发生了许多群体事件。这些群体事件发生,都是因偶然因素引起,突发性极强,没有明确的组织者,找不到磋商对象,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的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群众不相信当地政府,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发泄为主,在发泄过程中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传播信息、利用民众盲从的群体心理散布谣言,蛊惑更多民众参与,甚至做出对政府机关和其他设施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舆论质疑不断。在一项政府决策或信息发布之后,公众往往对其不认同,并进行分析、判断,发表个人看法,通过新兴的网络媒体和传统的社会舆论进行传播。如云南的“躲猫猫”事件、陕西的华南虎事件,均是网友提出质疑后,政府进行再调查,最终使真相大白的。最近社会上热议的河南彩民高中3.6亿元彩票巨奖事件,也受到社会质疑,认为这是内部操作所致,从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二、现阶段包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分析

1.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第一,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策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也考虑了各地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千差万别,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期性差异。上级政策没能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的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耍了花样,地方政府从而成为矛盾的焦点,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三是地方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经常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

第二,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限,地方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进行作为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gdp,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而这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群众对政府失去基本的信任三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了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有的也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了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沸腾

第三,腐败现象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在我国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的级别较高,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有的甚至上亿,这是普通群众无法想像的数目,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腐败现象依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腐败官员“前腐后继”,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多个省市出现了厅局长一个接着一个腐败,一个接着一个查处的现象,使群众认为腐败难以根治,对反腐失去了信心。三是腐败现象的存在范围之广,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公务员都出现了一些腐败份子,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众不由地认为腐败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角落,难以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第四,行政难以作为导致公信力缺失一是存在“无法作为”现象。当前我国的“一府两院”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两院”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执法不公现象,群众的一些合理诉求在“两院”得不到解决后,又通过政府来寻求解决途径,而这些又是政府无权处理的,无法进行作为,由此,群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对政府存在怨恨情绪。二是存在“乱作为”现象。一方面是政府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混乱,政出多门,群众受到多方检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存在作风问题,在执法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较多的存在,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存在索、拿、卡、要,敲诈勒索的现象,从一定程度损害了群众利益,有损执法形象,亵渎了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最近社会上热议的上海市运管部门“钓鱼执法”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三是存在“不作为”现象。在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这也使得“有利的事抢着做”,“无利的事都不做”的局面,对无利可图之事,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缓作为,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人员相互扯皮,最终受损害的也是人民群众。

2.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配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原有利益阶层,对利益的丧失心有不甘,存在不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阶层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人是不愿意改革的,是对改革持否定态度的。特殊利益阶层在利益配过程中,随着势力的增强,存在与政府博奕,对话的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部分特殊利益阶层,这一阶层还在极力的想要扩大利益,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控制经济的能力,开始与政府进行角力,而这一阶层在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时,也可能对政府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容易丧失对政府公信力的阶层,一旦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失去之后,便会出现反社会、反政府的情绪,而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之前,其对政府信任感也会较低。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公众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政府管理经济能力欠缺,贫困群体不再相信政府会考虑其利益,将其排出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范围之外,由此也不听从政府号令。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转嫁于政府。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能公平享受社会成果,彼此之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若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和,双方利益得不到兼顾,其矛盾的升级最终会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反映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失衡。

三是公民素质不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一方面部分群众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众心理,容易造谣、信谣、传谣。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部分群众不顾是否掌握了事实真相,传播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传播,意在损坏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在一些不合理诉求无法实现时,对社会现状不满,就存在仇视政府心理。当前部分群众向政府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诉求,在没能得到政府支持,或是诉求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就对政府不满,借各种机会贬低政府,若有突发事件发生,更是求之不得,推波助澜,希望事件越大越好,政府威信越低越好。

3.历史人文因素也是影响公信力缺失的又一根源

第一,人治社会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中,突出依靠贤人进行治理,为政者的道德就成为左右国家命运的杠杆,而这几千年的思想在人民的心中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方面地方政府领导人治思想严重。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有的甚至通过一定程序将个人意志转化为集体决策,从而造成了地方建设的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有的领导者也还存在无视法律,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违法施政的行为,降低了行政行为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公众评论政府领导者的标准过高。领导者的道德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领导者都能达到仁人圣贤的标准,有的或多或少的在人性上存在一些暇疵,而公众以仁人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评价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显得过于苛求,将个人道德与政府公信力划上等号更是有失偏颇。

第二,万能政府理念根深蒂固。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都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万能政府,政府工作包罗万象,政府决策高于一切,政府权力至高无上。这一理念导致部分公众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期望值过视,凡是各项社会事务,都寄希望于政府予以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政府的解决,公众并不能转变理念,给予合理理解,认为这都是政府不作为问题,从而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同时,部分行政官员难以根除万能政府情结,在工作中越权行政,干扰立法司法;以已之意代替民意,“替民作主”;将行政之手伸向市场,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三、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1.树立公信从学会倾听做起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孔子论政,把“民信之”作为治国之本;商鞅变法,以“徙木立信”之举取信于民。提振公信力,是几千年来治国理政者上下求索的重大命题,也是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现实课题。

当又一个春天降临大地,中国社会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倾听”,成为领导者们不约而同的行为。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省保定市与基层群众共度春节,深入城乡大地嘘寒问暖;温家宝总理来到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农民群众,走入麦田了解旱情。一些省市领导干部也勉力倾听不同阶层群众诉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与移民的攀谈中了解民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在歌曲《春天里》带来的感动中体会农民工的心声……

苏格拉底曾经提醒世人:“自然赋予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也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有研究表明,人们每天花在沟通上的时间是:倾听为46%,说话为26%,阅读为15%,书写为13%。沟通首先从倾听开始,提振政府公信力又何尝不是这样。在现代社会中,治国理政其实就是人们公共生活的安排方式,体现着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与交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样首先要求执政者敢于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倾听,是干群沟通的起点,是群众工作的基点,是公信力生长的沃壤。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三、警戒震慑的作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队伍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行为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