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基层党支部考核的几点思考
王忠
摘要。目前我们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考核虽然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仍不完善、不系统、不统一。对基层党支部如何考核,谁负责考核谁,什么时候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上下考核要有一条完整清晰的线条,各级要有各自的考核职责。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现规范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
考核
创新
一、目前对基层党支部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基层党支部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们对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考核虽然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仍不完善、不系统、不统一。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时间、考核结果的应用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对基层党支部考核内容有很多地方还值得商榷
1、考核内容繁杂,就目前考核而言,“三基”建设中的党支部考核很多内容是大指标、大范围。季度考核和标准化党支部创建考核等基各有侧重,但对于基层党支部来讲考核标准和内容还是繁杂。
2、考核内容在各项活动开展、党员管理方面量化、细化不够,特别是效果考核难度大。在具体考核时就难以准确判定。
3、有时考核工作单一,考核与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脱节,有时考核内容与其他考核内容重复,出现重复考核的现象.
(三)考核标准无法完全统一
1、由于考核目标、重点不一样,考核内容多样性,部分内容量化、细化不够,所以考核标准也无法统一,尺度不好把握。
2、在不同时期重点工作内容随着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有一定调整(侧重点不一样),考核标准往往有所调整。
(四)考核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1、是独立的考核,还是与其它考核相结合,目前采取与季度绩效考核同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应当说还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2、是只注重资料检查,还是注重过程考核。应当引起重视,目前考核检查大多只看看资料,查查记录。只要会议有记录,活动有资料就算合格,但实际会议开没开。党课讲没讲。活动开展了没有。效果怎么样。考核手段不多。加之现在资料多、活动多、会议多、文件多,所以很多时候只能疲于应付,精力只有放在资料的“编写”上。
(五)个别基层支部书记责任心不强,素质有待提高1、个别基层支部书记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所以不知道该干什么,如何抓如何干,工作很被动。
2、由于个别同志业务素质不是很高,工作只能应付,谈不上创新、发展,工作收效不大,成绩不佳。
3、支部书记忙于生产或者不愿意将精力放在党建工作上来。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或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
对基层党支部如何考核,谁负责考核谁,什么时候考核,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上下考核要有一条完整清晰的线条,各级要有各自的考核职责。
(二)对基层党支部考核要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1)紧扣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基层党支部的基本职能。那么,检验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成效,最主要的就是要看基层党支部是否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基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是否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2)突出重点。对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监督、服务等方面的基础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是必要的,但又要突出考核的重点,把考核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基层建设方面,避免面面俱到,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式的考评。
(三)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现规范性
(1)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考核的真正内涵是对党支部工作能力和绩效的考核。因此,必须根据党支部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设置科学、合理、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考核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在考核规则的制订上,既要对支部工作的现状有清醒的判断,又要对如何建设基层支部有明晰的思路,还要简便易行,不能脱离支部工作的实际。
(2)细化考核指标。把党委组织科、党委宣传科、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科、工会、团委等部门的考核内容有机统一起来,对基层党支部全面考核,将工作任务和目标细化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具体工作指标,使得平时考核便于比对、评估,支部工作有针对性。考核评估中,必须把考核内容分解为若干具体要素、量化为若干具体指标来进行评估考核。
在分解量化考核指标时,注意不仅要把支部工作计划的制订,以及党员的发展、组织学习等简单的基本工作内容指标量化。而且还要同生产、经营、队伍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等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3)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把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在扩大定量考核范围的同时,通过定量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支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以解决考核中常常出现的目标与手段、定性与定量、考核者与考核对象的矛盾,使考核能真正客观、公正并发挥有效作用。
(四)创新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办法
(1)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探索建立制度化的考核模式,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为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从制度上保证考核工作的延续。考核工作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根据评估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对被考核对象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民主公开。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等都要公开,便于党员和群众的参与、监督。三是采取党支部自我评估、党员及群众测评、组织考察与党委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核,综合评定。
(2)发扬民主,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认真调研、分析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组织支部书记及部分党员认真讨论,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开展考核工作。对支部自主开展活动且收到良好效果的经验予以认可并纳入考核范围。坚持考评工作的“三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日常管理与集中考评相结合,组织考评、支部自评与群众评估相结合。
(五)不断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素质及履职能力
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党支部建设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管理水平和投入情况。只有支部书记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了,才能为加强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支部书记的队伍建设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加强指导,重视支部书记工作,做到两个“定期”:定期召开支部书记工作例会,与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总结评比,找出不足,指明方向;定期深入基层,对支部书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开展工作交流,组织党支部专题工作现场会,向支部书记展示推广典型经验。三是组织岗位培训,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为支部书记进行面对面授课,定期组织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学党务知识,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务工作思路。
总之,我们要不断总结对基层党支部考核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考核体系,丰富、充实考核内容,正确掌握考核的方式方法。通过考核,要指导、激励和监督党支部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自觉履行党支部职能,激活支部的创新活力,提高支部自身建设能力,使基层党支部始终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永远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50亿方现代化大气田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篇:完善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的思考完善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对所属公务员进行考察、评价的制度。我国的公务员主要分为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三个类别。其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主要集中在公安、税务、工商、海关、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的基层单位。与政府机关的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相比,基层执法类公务员工作在基层一线,肩负着执法和服务双重职能,人数众多,行业分工各异,具有纯粹执行性和现场强制性两大特点。因此,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具有群众参与度高、实践性强、涉及面广、专业分工细、操作难度大等特点。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执法机关的执法和服务面临越来越多的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挑战,传统的考核模式往往难以反映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真实的绩效,对考核对象的激励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客观、公正、准确地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进行考核,是各基层执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施科学化的人事管理,完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有着不同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工作1性质和要求,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实施有针对性的考核,是实施执法类公务员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为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奖惩、福利待遇兑现提供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公务员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实行。
(二)有利于促进公平,调动基层执法机关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执法类公务员是一支人数较为庞大的队伍,相对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而言,其工作业绩更加容易量化和对比,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德才表现和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可以克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有效地调动和激发这一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强化对一线公务员的监督,改进执法机关工作作风
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直接面对社会大众,在对其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进行民主评议,可以调动各级群众监督公务员的积极性,防止公务员滥用职权,促使其改进工作作风,正确地行使权力,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四)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基层执法机关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向基层、向一线延伸的重要触角,基层执法类公务员就是这一延伸的具体实践者。通过加强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充分发挥考核2的导向作用,可以促使队伍内部创优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实践
基层执法机关公务员考核的内容主要集中表现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绩”,即工作实绩。近年来,各地基层执法机关对公务员考核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下面主要以江苏国税系统为例,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实践进行总结分析。
(一)考核理念不断创新
在考核对象上,体现分类管理、发展性评价等理念;在考核主体上,体现行政首长主导、群众参与的理念;在考核标准及内容上,体现以实绩为导向的理念。如借鉴“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等国内外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在总结绩效考核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一个平台”(信息技术平台)、突出“两个方法”(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两个主要方法)、实行“三个结合”(绩效考核与税收执法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三者有机结合),有效破解了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建模”难题。
(二)考核制度不断完善
2007年,中组部、原人事部下发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明确公务员“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各地也先后出台了加强平时考核工作3的规范性文件,完善考核制度。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等单位在巩固和借鉴中组部《部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中的有效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考核管理机制,采取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落实到责任人,年初实现立项,月度考核完成进度,年终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从而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紧密衔接,进一步丰富基层考核工作方式方法。
(三)考核内容不断深化
近年来,各地基层执法机关根据自身业务工作特点,从德、能、勤、绩、廉各个角度,积极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实施基层执法人员勤廉巡查、公开述职述廉等制度,引入外部监督,探索考核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执法类公务员的特点,根据考核和管理需要,剔除掉原有考核指标中难以掌控和操作的因素,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进行分别描述,总结出一套适合税务执法类公务员特点的、“纵”“横”结合的综合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2008年,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开发了基层执法机关公务员绩效管理软件,可以从日常税务工作所依托的ctais2.0(中国税务征管信息系统)中直接抽取干部部分工作绩效进行分析比较,大大简化了考核程序,提高了考核工作效率。2009年,南京市国家税务局针4对中组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的新调整,开发了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量化测评系统,通过填涂测评卡、机器扫描的办法,获取全面测评信息,提高了干部年度考核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当前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基层执法类公务员普遍按照《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要求,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考核内容,但缺乏具体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从我们多年的基层实践来看,虽然我们虽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不断提高针对性和科学性,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考核内容缺乏量化
考核内容上包含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内容,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一般采用定性一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以定性考核为主,评价人凭印象实行模糊性的主观评价。定量考核运用较少,主要集中在绩效定量上,定量考核涉及面窄,尤其缺少能反映“德、能、勤、廉”的定量指标,造成测评人员难以准确掌握考核标准,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二)考核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法不是评比、就是测评,基本上是用民意测评代替了绩效考核、综合考核,往往是“一俊遮百丑”,产生的副作用是工作人员在平时易形成过分重视人际关系的错误导向,有可能会造成工作成绩不高、但人际关系好而考核名次5靠前的现象发生。在基层领导者中也易产生上级担心得罪下级,工作中疏于管理,偏重人际关系的现象发生。使得考核结果难以反映真实、全面的个人工作表现、能力、绩效等。
(三)考核对象分类笼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往往是人员少、岗位种类多。以国税部门为例,基层单位除税收管理、税务稽查、纳税服务等岗位一岗多人外,其他岗位一般是一人一岗或一人多岗,严格按岗位考核操作困难、成本较大;分大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由于缺乏可比性,又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实行科学的分级分类考核,会影响一些岗位人员积极性。
(四)考核主体缺少监督
实践中,考核的主体一般是单位或部门领导,普遍缺乏服务对象及专家的评价,存在“自己人评自己人”、“领导说了算”等情形。在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评定时,由于名额的限制和职务晋升等条件的挂钩,更是造成不同程度地存在考核主体偏袒本单位本部门人员,或在本单位本部门内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使得公务员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未能较好地彰显。
(五)考核重年度、轻平时
公务员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应将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按一定比重有机结合。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往往将公务员考核作为对其一年工作的总结评价,只强调年度考核,犹6如高考“一锤定音”。有些单位日常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考核,带来的只能是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准确,也不能发挥公务员考核推进日常工作目标化管理的作用。
(六)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利用
考核结果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与个人评先评优、与奖金发放挂钩上,与提供培训机会、自主岗位选择、增加竞争上岗分值等方面有效结合不够,虽然目前公务员考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作开展,但随着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全面落实到位后,奖金发放渠道越来越窄,考核的结果不再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其他方面的结合又没有拓展,很难想象考核不流于形式。
四、完善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的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江苏国税系统的多年实践,在中组部试点《部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以及去年我们开展税务系统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试点的基础上,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我们建议建立“三层五维”(三层,即将被考核对象划分为决策、管理、操作层,五维,即将被考核对象放在上级、平级、下级、直接服务的对象和外部有关单位面前考评)立体式考核模型。下面主要从考核主体、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商榷(见图1)。
图1完善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模式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指标体系,由主观性为主考核转向客观性为主考核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解释,但仍显得过于空泛,不够具体和明确。而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的各等次标准必须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使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各等次标准达到量化、具体、翔实。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开展,必须结合基层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与实际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借助绩效管理理论中平衡计分卡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发展四个方面来设计组织绩效考核的指标,通过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的思想,建议把基层执法类公务员考核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的8基础上,实行“分类分项、加权量化”分解描述性指标,实现对非客观性内容的细化考核。在将“德、能、勤、绩、廉”分类分项地细化成各项指标,按照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同时给予考核人一定的分数平衡权力(见图2)。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考核的内容,让考核人有据可依,同时加大非客观性内容的量化考核指标的比重,增强考核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四个维度业务成效实行分类分项、加权量化分解描述性指标公务员考核要素体系德、能、勤、绩、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服务执法对象内部流程借助绩效管理理论中平衡计分卡原理“”学习与成长图2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基层执法类公务员指标考核体
系
如以国税部门稽查系列为例,可构建如下考核指标体系(见图3)。
(二)完善规范分级分类考核办法,由笼统考核转向分别考核
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几乎不分对象和岗位,围绕“德、能、勤、绩、廉”,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常常缺乏合理性和可比性。基层执法单位可以通过“量体裁衣”、“度身定做”,根据基层执法类岗位工作和岗位性质,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
1、实行分级考核。要按照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权限分别进行,即相同职级的公务员集中一起考核,一级考一级,上级考下级。可以根据组织架构,将基层单位的考核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分别进行考核。以国税部门一个基层县(区)局为例,决策层由县(区)局领导干部组成,管理层为县(区)局中层领导干部,操作层为除决策层、管理层领导干10部以外的全体人员。同一层次的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也要注意切忌放到一起考核,这样可以克服笼统考核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2、体现职位特点。对基层执法类公务员的考核中,要按不同的工作和业务分类考核,充分体现部门职能、职位特点、工作性质和业务要求。不同的部门要在公务员考核总的指标体系框架内,制定具体详细、符合部门实际的考核标准,即使在同一部门,也要根据不同职位、岗位的情况,制定各职位的考核要求,这样才能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也可以作为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部门领导可以从中随时掌握本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而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通过平时考核,还有助于加强平时的沟通、反馈,将问题和矛盾在平时消化掉,做到有针对性可持续性。同时,平时考核在整个考核制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良好的平时考核能为年终考核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然而平时考核的缺失只会造成年终考核时凭印象打分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整个公务员工作的监督机制与效率评价都得不到理想化的标准。
6、特别强调领导成员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全面锻炼领导成员机能。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对公务员的考核,在健全内部考核机制的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与重视交流的重要性,将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纳入公务员考核范畴。尽管群众的评判可能存在种种缺陷与不足,但是群众的参与会产生一定的“金鱼缸效应”,国家机关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就像鱼缸中的金鱼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之下,加大了国家机关与群众之间的透明度,从而有利于促使广大公务员树立群众观点,强化服务,改进作风。有利于公务员在平时工作中的效率大大提高。要不断探索和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强调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锻炼与提高领导成员与群众的就交流,促进群众参与形式的多元化,如可以在机关的服务窗口大力推广银行等单位普遍使用的电子评价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