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的思考
中共西山镇纪律检查委员会潘存来
基层乡镇干部作为党在农村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落实者,与农村群众长期工作生活在一起,其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层出不穷的矛盾和上访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基层干部在作风建设和提升执行力等方面,与上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地改进和加强。
一、当前基层乡镇干部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近年来通过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层乡镇干部作风有一定改观,但依然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不高”、“三不强”、“四缺失”。
(一)“三不高”的问题。一是思想觉悟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承担职责的重要性,对工作、对事业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内在动力,有些干部把责任当成包袱,想方设法甩出去,有群众找来办事或者来信来访,简单的就推推拖拖,稍微困难一点的问题,就说:“没有办法,你去找书记、找镇长”。二是工作标准不高。干工作、做事情,虚于应付,领导布臵到哪里就干到哪里,甚至主动降低工作标准,十分的工作只是勉强干到八分,缺乏逢旗必夺、有先必争、争创一流的精神。三是工作效率不高。接到一项任务,不是雷厉风行,快马加鞭,想尽办法去完成,而是拖拖拉拉,效率低下,能够一天办完的事情,非要拖上个两三天。很多工作需要领导去催、去推、去逼,才能有结果。否则,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拖到最后没了回音,不了了之。
1
(二)“三不强”的问题。一是主动性不强。对份内的工作等靠思想严重,推一把动一动,拨一把转一下,甚至推也不动,拨也不转,没有千方百计把事情办好的意识。有时催的领导都感觉到不好意思了,但就是不见进展。二是专注性不强。干事情虎头蛇尾,没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狠劲和一抓到底的韧劲。很多工作开头轰轰烈烈,到最后悄无声息,说到底还是惰性在作怪。有时候是工作忙,但更多的时候有空就想玩一会儿,还给自己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什么大事,玩一会儿干也不耽误。三是创造性不强。有些干部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创造性地采取措施和对策,遇到问题躲着走,遇到困难绕着走,不能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解决问题。有些干部口上说着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实际上是瞎搞乱搞,到最后也没有解决问题,或者是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留下更多新问题。
(三)“四缺失”的问题。一是荣誉感缺失。有的同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经常故意在下边煽风点火,巴不得天下大乱,自己好乱中偷闲,对集体的成败荣辱丝毫不关心,仿佛自己不是当中的一份子,没有一点集体荣誉感。二是自信心缺失。对工作缺乏应有的信心,接到一项任务自己先打退堂鼓,压根就没有想到要把工作干好,遇到一丁点困难跑得比兔子都快。刚接到一件事,就给领导说,这事以前没有办过,不知道能不能办成,要办不成咋办。一听就是没有一点底气,本来能办成的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遇到遗留问题就从心里产生畏惧:以前那么多人都解决不了,我怎么能解决。一遇到难事就找借口:这事不好办,以前好几任领导都没有办成,我不比人家多个头、多双手,我怎么能干成。首先想的都是办不成事的主观或客观理由,而不是积极的想办法把事情办成,究其原因,就是自信心不足。三是集体观念缺失。很多工作都要讲协调讲配合,必须拧到一块,形成合力,才能把工作做好。有些干部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总是在等待观望,出工不出力,甚至连工也不出,没有扎扎实
2实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形不成真正的合力。这说到底不仅仅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是个人品质上出了问题。四是宗旨意识缺失。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根本不把群众反映的事放在眼里,装在心里,直接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干部不满意,对干部所做的工作也不满意,进而对干部、对政府产生仇视心理。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干部自身的问题。一是理想信念不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本位、等价交换等思想在一些干部头脑中产生,干工作论报酬、做事情讲“实惠’’,理想信念逐步丧失,养成“无利不早起”的恶习。二是自身学习不够。少数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综合素质较低,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既看不清、又摸不透,缺乏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本领,因而怕事、躲事。三是自我约束不严。一些干部将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看作自己谋求利益的资本,干工作办事情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讲关系,把吃吃喝喝、请请送送当作一种潮流,管不住自己的头脑,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腿,啥人情都敢做,啥酒都敢喝,啥地方都敢去,群众找他办事,不“略表心意”很难顺利办成,影响极坏。四是进取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缺乏上进心和开拓进取意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拨一把、转一把,哪黑哪歇,混日子思想严重;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早退家常便饭,你说你的,我行我的,反正又不想进步,只要我不违法违纪,你拿我也没辙。
(二)领导的问题。一是领导艺术不高。一些领导看干部只看到缺点,不善于发现和利用干部的优点和长处,不善于调动每个干部
3的工作积极性;干部犯了错误,不以教育帮助为主,动不动就加以训斥,或以“下课”威吓;评优树模、选拔干部不以业绩为重,看谁跟自己走的近、跟的紧、懂“规矩”、使“眼色”;习惯唯我独尊,听喜不听忧,听不得不同意见,如有干部意见相佐且直言者,则扣以“没规矩,不讲政治”的大帽子,使干部即使有好的意见建议也不敢提、不愿提;纪律、制度都是为干部制定的,自己可以不遵守。久而久之,挫伤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失去了大部分干部的信任,使干部只敬畏其位,而不信服其人,更不愿卖力工作。二是用人导向不正确。一些领导对干部缺乏长远的培养意识,用干部只顾眼前,会干的、能干的、靠得住的啥事都叫干,对年轻干部、综合能力较差干部基本不用,也不培养,甚至很多时候都记不起这个干部的存在;能干的、会干的、靠得住的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累的要死要活,不会干的、靠不住的无所事事,闲的要死要活,到头来干活的反而失误多、受气多,对不干的倒寻不出什么过错,导致严重的苦乐不均。以至于有的年轻干部工作几年仍然什么都不会干,每当有急难险重工作时,拿上干部花名册左看右看,发现竟然只有那么几个人可用。三是对干部关心不够。一些领导刻意保持和干部之间的距离,保持自己的深沉与神秘感,与干部交流少,干部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也不知道干部想什么、盼什么;一味在工作上提要求,对干部的具体困难却漠不关心。典型的“只叫马儿跑,不叫马儿吃草”。
(三)干部人事制度的问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制度、措施不健全、不完善,客观上也诱发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一是乡镇党委缺乏足够干部管理权。公开、公正、平等、择优的机制在基层乡镇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工作主动性不强、业绩不好、群众反映差的干部得不到及时调整,不但使他们本人没有能够得到教育,反而影响其他干部见样学样;一些德能勤绩突出干部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也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二是轮岗交流力度不够。
4乡镇干部长期在同一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一些干部精神状态不佳、工作热情不高、效率不高,凭经验办事,创新意识不强。此外,交流一般都是边远乡镇边远乡镇之间、县城周边乡镇与周边乡镇相互交流,边远乡镇与县城周边乡镇交流的较少;县机关、部门干部到乡镇一般都是当领导、渡金、当跳板,乡镇干部想进城则难度很大。这些现象造成了部分乡镇干部心理失衡。
三、改进和加强基层干部作风的几点思考
(一)认真抓好思想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党性觉悟问题。转变干部作风,必须从加强教育,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觉悟入手。一是要把思想教育与制度规范结合起来。结合新的形势和干部的思想实际,规范干部学习教育制度,扎实有效和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宗旨和纪律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做到常修为人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醒自身之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探索思想教育方式,注重因地制宜,引用事实、正反典型事例教育引导,力求生动有效,切忌照本宣科,唱高调、讲空话。二是要领导干部带头树正气、作表率。“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干部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能有效地教育干部,无法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宗旨意识,带头弘扬正气,为干部作表率,才能使干部思想教育收到实效。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制度是保证。一是增强制度可操作性。近几年来,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干部作风教育整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各乡镇至少都建立了十几项制度。但总体来看,应付性的较多,操作
5性强的较少,空话套话多,切合实际少。因此,要把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对一些华而不实的制度,应予以精减,对行之有效但不够完善的制度,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切实增强可操作性;对应该形成但没有形成制度的,应加快建立完善,特别要在联系和服务群众问责、问廉、问效、监督机制和各类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二是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制度是约束干部的行为规范,关键在于抓执行,而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对于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从领导做起,从小事抓起,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确保有令必行,违者必究,体现制度约束作用。
(三)切实发挥干部主观能动性。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滋长的条件,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也是如此,因此,乡镇党委和组组应该为乡镇干部创造这个“条件”,使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一是要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解决干部“想干、愿干”的问题。当干部混饭吃的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干部都不愿意一辈子庸碌无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领导艺术,以德育人、以才服人、以情感人、真诚对人、善待下属。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你拿下属当亲人、当朋友,下属还有什么事不能做、不愿做。要善于发现干部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运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就尽量让他们干什么,能力强的抓大事,能力弱的多干小事、杂事,切实把每个干部的最大能量都发挥出来,真正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局面。二是要切实提高干部综合能力,解决干部“能干、会干”的问题。要注重干部的培养锻炼,对年轻干部,除日常学习培训外,要多在实际工作中教他们怎么干,从小事做起,逐步压担子,不但要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加快干部成长;对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干部,除了日常培养锻炼外,要积极
6推荐参加县以上学习培训和外省市的参观考察,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应对复杂工作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要积极推行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工作协作模式,增强干部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工作质量;要积极为干部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三是要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解决干部“干好、干坏”的问题。乡镇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应建立健全优胜劣汰、能上庸下的奖惩激励机制,对工作突出的干部,应调整到重要岗位上来;对优秀青年干部,镇党委应予以大力推荐,组织人事部门应尽量提拔使用;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大力推行城乡交流、东西交流;把乡镇干部这潭“死水”搞活,既可以通过干部交流引进外乡镇、外单位的好的工作经验,又可以通过环境改变持续保持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可以消除干部心理失衡的不满情绪。通过奖优罚劣、选贤任能、轮岗交流,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四)坚持从严管理。严是爱,宽是害。乡镇领导要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只要是工作需要,只要有益于干部成长,就要敢抓敢管、敢于动真格。一是要坚持提醒预防。要认真落实警示训诫三项制度,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是犯了小错误,就要及时予以警示提醒、诫勉督导和责令纠错,耐心帮助他们及早认识错误、纠正错误,防止问题扩大;坚决反对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的做法;平时视而不见,等待“秋后算帐”的做法,更加不可取,既害了干部、又影响了工作,还让人觉得领导人品有问题。二是要坚持从严执纪。在日常工作中,一些问题通过经常提醒预防可以避免,有些干部犯了错误通过帮助教育可以及时改正,但也有一些干部长期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干工作使不动,搞歪门邪道挺在行,任你怎么批评、怎么谈话,他依然屡教7不改,我行我素,对这种“陈疾沉疴”,必须要下“猛药’’,从重从严处理,切实做到查办一人,教育一群,打击歪风,树立正气。
(五)坚持严格自律和强化监督相结合。我们都知道,内因对事物的变化起决定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抓好干部的自律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引导干部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和服务意识,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强化外部监督,特别是要对干部行使职权、依法行政、纪律作风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使于部既接受来自党内和政府内部的监督,又接受来自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合力和监督的有效性。
(六)切实减轻乡镇干部的负担。当前基层干部存在的一些作风不实问题,与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不无关系,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各种各样的会议和应酬,给基层干部形成了较大压力,以致于产生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现象。因此,对基层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教育、严格监督的同时,应多一些休谅,精减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和会议,帮助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减轻压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调动和保护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第二篇: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曾庆贺
摘要。提升基层执政能力、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紧迫的重要意义。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赢得民心、引领民情、引导民意,不仅是新形势下提高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和核心内容,而且是当前的一个重要政治、社会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基层干部作风现状开始,进一步剖析基层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最终尝试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作者:曾庆贺
基层干部身处工作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其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基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干部作风问题概括起来为“六不实”。具体表现依次罗列如次:
(一)思想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意志薄弱,共产主义信念不坚,不思进取,无组织无纪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的上班期间窜门子,干私事,将工作搁在一边,把一些歪风邪气带进机关内部;有的热衷于评头论足,乱发牢骚,不想事、不谋事、不干实事;有的争名、争功、争权、争利,讲关系,讲人情,不讲原则。
(二)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务虚不务实,工作自主性差。坐在机关的时间多,深入基层抓落实的机会少;下基层则晴蜓点水,不能深入实际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工作上轻怕重,能拖则拖,能抹则抹,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对职责内的事心中无数,思想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又或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对工作只安排、不检查,做样子、搞形式,推诿扯皮,相互挚肘,人为地给工作带来了损失和影响。
(三)个人学风不实。主要表现为。要么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要么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不能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
(四)生活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有的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在公务接待中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有的干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骄奢淫逸,热衷于吃喝玩乐的应酬,经受不起金
钱和美色的考验;极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戚朋友谋取私利搞腐败。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五)行政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有的部门、乡镇领导官僚主义、“衙门习气”浓厚,脱离实际,乱发号令,作风霸道,“一言堂”;有的相互拆台,勾心斗角,搞“内耗”、“窝里斗”;有的对上级决策阳奉阳阴,消极对待,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只对上负责,对群众的疾苦置若罔闻;有的对上级三令五申充耳不闻,令不行,禁不止,特别是有些窗口单位和行业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吃拿卡要、排外卡外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文风会风不实。主要表现为。文风上,八股文凤、闭门造车、夸夸其谈。无论是大会小会,无论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都是长篇大论,无论哪个级别的领导讲话,无论什么场合讲话,都是三段论,先讲形势,后讲成绩,再讲思路,上下一个模式,没有地方特色,缺乏部门差异,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和推动作用。会风上,文山会海。干部会风依然是广大群众十分头疼的问题。不少干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上面开了会议,下面肯定接着开会,好像不开会就是对上级精神不重视,不开会就没有办法落实工作。由于会议过于频繁,导致一些干部想出对付会议的怪招,或者在开会时打瞌睡,或者找替身开会。
二、当前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
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干部自身角度讲。一些基层干部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基层干部出现的不良作风甚至腐败行为,归根到底是他们自己抵御不住歪风邪气的侵蚀。放弃世界观改造,背弃理念信念,思想蜕化变质堕落为腐败分子。
(二)从单位管理角度讲。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不少基层单位虽然也有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批评的不批评,该教育的不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甚至姑息牵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是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有一些基层单位,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部缺乏危机感,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
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干部选拔上讲。一是选人用人存在痼疾。在基层提拔任命干部,仍然部分的存在着上级部门选拔多基层选拔少,领导熟悉的推荐的多、公开选拔的少等问题。同时,在干部选拔过程中,论资排辈的问题也比较严重,还没有打破年龄、学历、身份、任职年限等界限。二是干部“下行”渠道不畅。干部“能上不能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领导干部终身制还没有完全改变,危机感不强,导致干部“下”的渠道狭小,“下”的比重偏少,“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干部交流步伐较慢。存在着科级干部交流面小,一般干部没有进行交流的问题。有不少干部在本单位、本岗位工作时间太长,思想松懈,工作没有新意,没有上进心,难以保质保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四)从社会环境方面来讲。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封建思想源远流长,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经济、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社会私有个体经济的崛起,市场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部分存在一小撮不法的私有商人利用物质、金钱等为依托伺机为自己寻求政治的利益和庇护,使得在外因上存在不良作风产生的诱因。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作风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教育培训,筑牢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为民造福,为民分忧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二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在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培训工作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干部学习教育的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干部努力做到学与用相一致、知与行相统一。三是坚持作风教育经常化、长期化,使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公开办事程序,明确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和办理结果的要求,增强政务透明度。三是完善监督制度。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和绩效审计制度。四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干部考核分类测评体系,将量化测评结果与定性考核结果相结合,确保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五是推进
机关、部门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三)加强惩处力度,严厉打击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对发生在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各种违纪违法问题,必须及时严肃查处,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危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认真解决那些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查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处理,达到处理一件、教育一片的工作目标,努力遏制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各类来信来访和举报的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加大引导力度,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自我进步。作风问题实质上就是党性问题。党性不强,作风也不良。基层干部作风问题存在的内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因此要重视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培训、诉职诉廉、民主评议等的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营造氛围、加大考核、狠抓落实等多种方式,促使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自我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兴业.对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的思考[j].科学教育前沿,2010,(8)
[2]吴大秋.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eb/0l].
[4]董宇.杨正超:推进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干部“五浮”问题[eb/ol].http://news.cntv.cn/20110225/106459.shtml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带头改进领导作风。就是要讲民主、讲团结、讲廉洁。讲民主,关键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加强平等交流和相互沟通,多些通气通报,多些鼓励鼓舞,多些尊重。讲团结,关键是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能宽容,善
2配合。讲廉洁,关键是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5、带头改进生活作风。就是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社交圈子。在家里要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在外面要诚恳待人,与人为善,在社会、工作、生活中要形成简洁和谐的朋友关系、同志关系和工作关系,就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就要选择俭朴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