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典型发言材料范文合集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于农村党组织与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素质。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大批保持先进性的共产党员,教育和引导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党的先进性意识,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贯彻落实能力,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真正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一、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当前尤其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党员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使他们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一要精心选育农村干部,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坚持多渠道选人,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录用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中来,配强农村基层班子。积极稳重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平时注重让他们参与村委工作和其它群众自治组织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现实工作中把具备先进性的农民纳入党内,有效拓宽村干部的选人视野和用人范围。同时,积极培养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造就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
二要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积极开展农村无职党员定岗设责活动,科学设岗定责,为“无职”党员提供施展才华、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切实让农村党员“无职”变“有责”,“无位”变“有为”。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农村党员。三要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者。广泛实施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个培养”工程,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开展“科技标兵”、“科技示范户”竞赛评选活动,塑造一批“田秀才”“土专家”。
二、强化理论武装和政策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和政策教育,把农村党员的精力和智慧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共同意志和强大合力。要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加强农村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应进一步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强化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对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教育,坚持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使之转化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三、大力发展党员和改进组织设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年轻党员,为基层组织提供后备力量。要注重挖掘农村人才,在农村致富能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党员。特别是要选择思想觉悟、综合素质高的年轻人作为培养对象。通过组织培养,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为新的共产党员,以壮大农村党组织的力量,有效地改变农村党组织的年龄结构,使农村党组织年轻化,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是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这使得传统的单一按村组分“块”设置党组织方式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要适应党建工作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入”的新路子: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依托不同产业建立党组织,将同一产业中的党员统一管理;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相对应的“公司党委+基地支部+党员”的党组织设置格局;由大型专业市场管理机构牵头,联合从事生产、加工、流通的农村党员组建新的党组织;依托乡村种植、养殖和加工开发园区,把园区内党员联合起来建立党组织;依托规模较大、会员较多、具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要用好土地。坚持“以土地谋发展”的理念,盘活现有的土地存量,节约村里的每一份土地,通过留用或节约土地建造标准厂房、营业用房、多层公寓出租等形式,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要用好资产。要深化完善农村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行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的“三合一”量化工作。要积极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对公益性资产,可以探索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来转换经营机制。
三是要用好资金。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资金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资金的安全运作;要引导村民群众力所能及地增加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