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心得体会
2010年8月份我成为..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到村担任村书记助理,由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成为了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我必须在学习与调整中不断的适应环境,胜任工作。大学生村官是我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第一课,转眼间,我走上“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已经一年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感受颇深,既收获了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现将我这段时间以来工作的体会汇报如下:
一、转变观念,摆正位置
迈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到陌生的农村工作,需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到村官的岗位上,我也给自己做了一个定位。首先,我虽然是一名村官,但要我同时也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就需要我一方面,以身作则,当好村书记的助理,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全面而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刚到..时,工作环境对我比较陌生,工作经验更是匮乏,对基层现状不了解,对基层政策一知半解,这种状态下,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许多工作不知该如何进行,但是镇、村领导和全体干部都给予了我关心和指导,通过多方面工作的接触与不断1
的学习,我的思想逐渐变得开阔了,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换位思考问题等思维方式,在工作中不断地积极地学习身边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思路,积累工作经验,经过不断努力,明显感觉到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二、善于学习,当好学生
做为一名村官,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群众心中对你的要求与期望或许会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积极、主动、热情,而且应该花尽量多的时间到群众中去,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同时给他们合理的建议,只有做到真心的为群众着想,本着设身处地态度去为他们解决问题,不管最后事情做得怎么样,在群众眼中,你都会是一个合格的干部,是一个真心为他们办事的干部。
作为刚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拥有搜集知识的能力,即使遇到我们不懂的地方,也能找到正确快捷的方式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和群众沟通,让群众更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造成误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地向广大群众、干部学习,不应该怕丢面子,干部们都是在基层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他们对于和群众打交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和体会。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使自己更快地了解农村、掌握农村工作的方法,进而在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自身价值。
三、摸索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2
第
一、日常工作的方法。农村的日常工作零散而琐碎,要做好日常工作我们应该做到一个“勤”字,勤记、勤问、勤思。对平时的会议记录、走访记录、工作安排等等要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归类并存档,这样就有了文字性的材料留作以后查询;同时在工作时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记录、多向有经验的同志询问,以便使问题及时的得到解决;最后,我们还要做到勤思,碰到问题后,我们自己是怎么解决的,别人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别人能够把问题妥善的解决,而自己解决的时候总是有欠缺,我们要认真寻找其中的差距,分析各自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并从中吸取经验,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掌握这些经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处理事情的方法。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该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农村工作纷繁复杂,我们更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掌握好的处理方法、技巧。
首先,在处理村民事务时我们应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大多数时候,矛盾双方不一定能够有心平气和的状态,如果我们做为事情的解决者都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其结果可能是火上浇油,使事态扩大化,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我们在处理村民纠纷中,应该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采取“拖一拖”的策略,很多时候纠纷的产生都是很小的问题引起的,事情发生时双方都不冷静,特别是家庭纠纷更为明显。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我们采取“拖一拖”等双方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问题就解决了,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保全事发双方的面子。最后在解决问题时应该“多
3
听”,不仅要听事发双方的陈述还要听听周围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尽可能了解事件的真相,才能公平的处理好问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特别是作为一名已经工作了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在已经体验了农村的工作生活后,在已经习惯了工作环境的时候,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首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其次,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最后,最重要的是继续保持工作热情,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只有做到坚定思想,善于总结,保持工作热情,那么,不管我们以后做什么工作,踏上怎样的工作岗位,我们都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的更好。。。
第二篇:村官心得体会村官心得体会
2009年6月,我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大学生村干部考试,很荣幸成为一名村官。由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到文水县某村任村长助理,新的工作、新的环境,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在这上岗之前,我决心自己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着农村工作,在与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地熟悉了村情,而自己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对基层农村和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现将我半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1、了解村情、民情
在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组干部的指导和带领下,我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了解村里的经济、民生情况。很快熟悉了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并很快的地进入了工作角色。
我所任职的马庄村位于马庄镇政府以南、膏城大道以西,隶属马庄管区。全村面积亩3038亩,其中耕地面积2238亩。全村现有716户,2549口人(均为汉族),现有党员86人,预备党员2人,流动党员8人。村两委班子6人,支部成员4人,村委成员4人,两委交叉兼职2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内主导产业是粮食和蔬菜种植业,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900元。
2、协助支书开展工作
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农村工作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坚持三勤三到,不断地摸索干好工作的道路,不断地总结工作得失,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工作者。
首先,眼睛勤快,事情要看到。“村长助理”是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村长的“开班授课”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如:对于村中经常出现的私搭乱建问题,如何对村民进行劝阻,引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说明其行为是不合法的。“事情看到”还要求我们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规定条例要熟悉,这使得我们在向村民解释有关问题是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循,体现了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嘴要勤快,事情要问到。农村不同于城市社区,“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点。这使得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多问村长,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相关背景,避免因为过于简单的工作作风而造成问题难以解决。再次,手要勤快,事情要干到。“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行不通的,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基层干部所作的也是最具体、最细致的工作。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唯一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村长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细致,干漂亮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
近半年的工作中,我主要协助处理一些文字材料,撰写一些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总结报告,利用自己所懂的计算机知识帮助处理一些电子材料,复印、打印、录入资料等。在村组会议上作会议记录,协助完成远程电教工作。认真完成村委会值班工作。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顺利制定了整个各个学习实践阶段的实施方案并同两委干部一起组织了多场学习培训活动,以及调研阶段的走访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村情。
村里的工作仍然以手工抄写、计算为主,工作效率比较低,我利用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的机会,以户为单位,将全村村民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与户主关系等信息全部录入形成电子文档,改变了传统办公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学习方面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半年来,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参加了科学发展观等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种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方针,了解党中央关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法。通过学习,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清晰了工作思路、鼓足了干事的劲头。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参加工作以后,我认真学习了农村工作相关的各种书籍,了解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并加强了党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学习了解了一些农业科技。同时,我还主动与上级领导沟通,学习领导处理农村纠纷和办理具体事务的方法,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创新了工作思维和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生活方面
在村支书和各为村组成员的精心安排下,我的生活安排得既充实又有意义,吃、住都非常方便,支书也经常和我谈心,了解我的生活情况,时时的给我关心和帮助。因此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生活上没有担忧,工作也就很顺利。在这段工作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尽快完善自己,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
半年的时间过的很快,但我对基层、对农村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上级和全村人民的期望。
第三篇:村官心得体会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又一次经历我是记忆犹新的,记得那一次我和负责村级道路建设的李书记一起去视察一组道路施工情况,那天天气很热,来到工地看到村民仍然头顶着烈日刨土,砌砖,不停地工作着。我走到一位老大娘面前和她聊了起来,从我们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她今年62岁,是一位老党员,这次修路她是作为义务工来帮忙的,为的就是想尽快打通这条路,以方便村民收获柑橘。听到这我不禁为之一颤,一位60多岁的共产党员本来应该在家享受儿女们的孝顺和照顾,而现在却一心为着老百姓日夜操劳,这时我心想中国为什么从一个战后贫瘠的国家发展到现在人人小康的社会,就是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浇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城。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也应该向这些老前辈,老模范学习,想到这我夺过的她的锄头,照着她之前的做法继续着她的工作。虽然我从来没干过这种农活,但是我心里却有着无穷的动力,我的动力来自这位老党员,而这种动力还将一直保留在我的心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句话在此时我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对未来工作的打算和目标。
谈起现在工作,结合我自身的实际,我觉的自己和周家河村还是很有缘分的。我的家在距着1250公里以外的山东泰安,但是来到这我从来没感到过孤独寂寞,其一是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其二就是我所处的柑橘之乡每天会有很多外地的客户来这收购柑橘,其中就不乏有我们家乡的,所以每天在马路上我都会看到有山东的货车。通过这三个月的工作我也结识的一些山东的客户、老板,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有了新的打算。我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充当一个联络者的身份,架起两地沟通的桥梁,把我们周家河的桔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打出自己的品牌,真正的为村里的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村民的收入。这也应了贾书记说过的那句话,“你要能把我们周家河的桔子卖出去,那就是对我们村最大的贡献。”不错的我们村所用村民都种柑橘,柑橘收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所以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我将力求向柑橘销售方向扩展,充当好两地的联络者和中间人,建立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互相学习,优势互补,促进两地市场的发展,最大限度提高桔农增收。
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村官工作我很喜欢2010-12-2109:08:49来源:大学生村官网作者:王堂青评论:0点击:921
自9月入村到如今,已三个多月的时间,我把感受与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村官”路,就要沉下身、静下心,全心全意的在村工作。当初我的想法是以“村官”为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做准备,但现在我已经不在这么认为了。在农村的三个月里,我学会了把握方向,安定内心想法,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村官”工作中去。我所在的杨岭村虽然紧邻镇政府,地理位置优越,生活条件也相对较好,但在杨岭的这三个月里,我真真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看到了农村的落后,农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想只要我能静下心来,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到头来我不会一事无成。
其次,到农村后要有一颗谦逊的心,我们要从“小学生”做起,要向村干部们、党员、群众请教和学习,他们有更多的经验,对农村也有更多的了解。11月份的人口普查和“一创三联”活动的开展,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真正地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情况、想法和需求。另外,作为村书记助理,党建业务的开展,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只有认真的从“小学生”做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早日独立工作。我当“小学生”的同时,也当起了“老师”,我充分利用自己熟悉操作电脑的优势,承担了村级先锋网的维护和大部分电子录入工作任务。在我的带动下,我们村的“两委”在村网页维护和宣传方面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另外,上次领导对我们的关心,也让我们能更安心的在村工作。市里给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县里给我们召开了到村任职座谈会,镇上为我们解决了食宿等生活方面的问题,镇上领导也不定期找我谈心,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11月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世松到我村进行随访、了解了我的工作、学习情况,对我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周部长希望我能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工作。所以现在的我不是太心急去想一下子做出什么,但我会经常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进步在哪里,到底为群众做了什么实事。
工作3个多月来,我早已适应了村里的工作环境,看到村民对我渐多的信任和支持,我想说“村官工作,我喜欢”,就目前而言,我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对于今后的工作,我信心满满,我相信只要我用认真的态度去工作,用谦虚的精神去学习,我想我会在我的“村官”途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收获。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杨岭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王堂青
大学生村官”,多么响亮的名字。通过层层的选拔,我于2007年6月份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一心想为全村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实事好事。经过两年多的工作,才真正的体会到农村工作的酸、甜、苦、辣。
关于农村工作,说实话来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但不了解不代表我对农村、对农民没有感情。我是很爱农村这片热土的,不仅仅因为在农村有我的亲人,更因为村里人比城里人多了几分纯朴,多了几分真诚,多了几分厚道。我爱戴更敬佩父老乡亲们的忠厚善良。来花园口村工作之后,才发现做农村工作需要懂得东西太多太多,也明白农村工作远不如自己想得那样简单,农村工作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村民和村委会、村民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息息相关,处理问题必须知村情、解民意、体民情。对于我一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讲,困难的确很大。但就在一步步的摸索学习中,我同时感受到了做祖国最基层的工作–农村工作原来也是如此的神圣和伟大,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我们每一个农村犹如一个个微小的细胞,支撑、构建起我们祖国这样一个强大而优秀的母体。如果说祖国是一个花园,那么农村就是花花草草,争相开妍,姹紫嫣红,盛开了满园春色。作为一名”村官”,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接触国计民生,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为百姓排忧解难、致富谋发展,就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国家谋发展,这才是真正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尽一份绵薄之力。曾经也许因为我的年轻,总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鸿鹄之志,殊不知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实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其实就是在成就一番大事。正如毛泽东主席曾说的一样:”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会大有作为的。”的确,在已成白炽化发展的城市,面临人才饱和的现状,我们也许很难有成就一番事业、大显身手的机会,但在相对落后,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而言,我们这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恰好找到了一个展示才华、释放激情的机会。面对着急待发展的村庄,面对着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面孔,我在心中暗暗承诺,为了这些善良而淳厚的老乡,为了给我机遇、给我以希望的乡村,即便是用尽全部青春也无怨无悔。
第四篇:村官心得体会大学毕业之初,缘于对梦想的追求,缘于对人生价值的感悟,我选择了到基层做“村官”助理这份工作。远离了繁华、喧嚣的都市,来到了宁静、偏远的山村,我的心多了一份期待和向往。一年来,我渐渐地适应了工作和生活环境,自己各方面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得到增强,基层工作经验有所增加。以下是我就一年来工作的一些体会。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将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与农村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村社,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交流,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
3
满意型”大学生村官,努力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在村“两委”的领导下,锐意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