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稳中有好,不断推动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发展——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围绕“八八战略”全力打好攻坚战,基本完成目标任务。今年,全市gdp增长3.9%、位居全省第五。但当前面临形势依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必须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看,国家接下来的重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进行有机统筹,在推动疫情稳定的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来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换句话说,2023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相关工作。对此,我提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在辩证分析形势中增强“拼”的勇气、“胜”的决心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抬高标杆、瞄准一流,不能自我放弃、自我降格,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具体来看,会议纪要给出了五个“要更好统筹”,包括: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我们要做的就是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分析危与机,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继续保持强攻之势、彰显奋进之为,全力以赴开好局。

它提醒我们,要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治体系、规范的政府行为。表现为政府有形之手相对弱化,市场无形之手越来越强,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主要由市场来优化配置。我们市作为地域大市、资源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却被外围兄弟县区迅猛的发展势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当前区域发展犹如逆水行舟,周边市区都在铆足干劲、勇毅前行,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停滞甚至倒退。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把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俄乌冲突不断加剧,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欧美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对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带来影响和压力。受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主体信心恢复不及预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堵点痛点仍有不少,企业受“两头挤压”愈加明显,工业稳增长压力增大。风险防控压力不小。财政收支平衡难度持续加大,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一些地方“三保”面临较大困难。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更顽强的意志、更精准的措施,推动全省经济实现“稳住、进好、调优”。

它倒逼我们,要强化“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抢抓机遇。机遇究竟是什么,机遇究竟在哪里。我们一说机遇,往往错把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当作机遇。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相互交织,但总体上机遇仍然大于挑战。xxx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讲了十大“项目化”机遇,把机遇表达的更加条理,更加明确,更有利于落实。面对机遇,敢不敢抓、能不能抓住、会不会抢抓,成为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机遇,能不能把机遇“项目化”,是考验干部胆识和能力的重要战场。因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脑中想项目、眼中盯项目、脚下跑项目、手中抓项目。机遇,总是让渡于有本领的人;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机遇,总是成就于有担当的人。总之,想抓住机遇,就必须超前谋划到位,事前准备到位,到时落实到位。从自身发展看,我市稳经济“43条”以及文旅、消费、金融等领域助企纾困政策的出台实施,形成了稳定经济增长的“1+n”政策体系,必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加快恢复增长。加上近几年我市通过连续实施“5020”项目攻坚行动,一大批具有重大引领性、支撑性的项目正在开工建设、陆续投产,这是今年和明年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期和政策窗口期,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以积极主动的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切实把重大机遇转化为重大项目和发展动能。

它激发我们,要强化“当仁不让,勇争一流”的使命感。正如大家已经感受到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往往让人始料不及。世界风云激荡,外部摩擦剧烈。国内经济虽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仍未趋缓。我们面临的挑战既来自外部的挤压,也来自内部的矛盾。谁能想到名盛天下的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会在一夜之间打开市场经济的“潘多拉魔盒”,轰然倒地。谁能想到机器人会抢了智人的饭碗。谁能想到网店正在掏空实体店的钱包。谁能想到自媒体正在蚕食传统媒体。一部智能手机即可行走天下,微信几乎要了移动的命。反观我们现有的企业,仍然处于粗放、低端、高能耗的落后状态,怎么能经得起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刷淘汰。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自觉、更大的政治担当,全力推动xx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大局添彩助力。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战略,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全省发展多作贡献。总之,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经济工作思路,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攻坚之势拼搏三季度、奠定全年胜,奋力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科学谋划,在精准施策攻坚中积蓄“拼”的力量、“胜”的势能

脉络已经明晰,目标已经确定,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市委“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发展战略,紧扣“项目为王”,抢抓“项目化”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标前行、苦干实干。面对明年艰巨繁重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拿出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举措,迅速掀起“拼搏三季度、奠定全年胜”的强大攻势,把上半年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延误的进度补上去,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要善作善为强本领。做好经济工作,必须要有过硬的能力和本领做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是指引我们应对复杂局面、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精神灯塔,现实当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开门的钥匙、破题的举措。要认真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切实增强专业能力,针对性地学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趋势,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各县区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责,要切实履行经济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照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认真履职、牵头抓总,召开专题会议,结合属地实际,研究制定2023年经济建设实招硬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三要进一步强化问责,要求真务实优作风。优良的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追求的发展,是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真金白银式的发展,是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发展。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发展的关键在班子、在干部。有什么样的班子和干部,就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这是无数发展事实证明的铁律。干部的理念、眼界、格局、知识、能力、作风、担当,直接决定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营商环境、工作水平、治理成效。要充分激发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各级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干部创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干部创先”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对经济建设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责任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滞后、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要进行曝光、通报、约谈。对发生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发生一起严厉查处一起,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责任。此外,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管好干部队伍,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推动全市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奋发进取、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上天给我们肩膀,是让我们用来挑担子的。使命如磐,不能丝毫迟疑,重任在肩,岂敢须臾懈怠。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干就干他个天翻地覆,做就做他个前所未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担当笃行,努力为xx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