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副主任在全市“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同志们: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要强化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扎实做好中长期规划编制实施工作,以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接续当下、备足长远,扬起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风帆。
一、深刻把握发展规划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深刻把握发展规划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从****年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年来,在一轮又一轮的规划实践中,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了重大战略稳定连续实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进一步彰显了发展规划的长远战略指导意义,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个领域,谋划了近****个、总投资约**万亿元的重大项目群,部署了***项重大工程、**个重大平台,着力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规划,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二)深刻把握发展规划在宏观治理体系中的战略性指导性地位。宏观调控是党和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建立计划、财政和货币“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三者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实现了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亟须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明确。各政策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确保了宏观经济治理目标要求和政策取向的实现。
(三)深刻把握发展规划在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要素资源依托市场机制,通过规划引领,实现优化配置。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向,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实践中,各级政府不断强化规划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约束引导,引导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等公共政策制定,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机制,进一步引导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方向,促进政策间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二、锚定“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发展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任务,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结号”。要锚定总体目标,算好战略长远账,科学编制实施五年发展规划,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组织“十四五”中期评估。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对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市级专项规划、市(县)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全面深入预估“十四五”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以及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的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任务,结合评估情况对规划指标进行必要调整,更好推动规划实施,确保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五)注重前瞻性谋划,深化重大问题调查研究。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强化系统性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破解居民收入偏低、补齐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经济、数字经济短板,提振市场信心扩大消费等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课题加强调查研究,形成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切实做好政策保障。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