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社区有效思考
**届**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做好社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浦东新区花木镇联洋新社区为代表的中高档新型社区已逐渐成为城市社区的发展趋势。如何将党的工作深入这类社区,构建和谐发展的社区格局,是我国当前社区建设的新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以联洋新社区为个案进行调研分析,对在构建中高档和谐社区中,如何实现党的有效领导作了初步思考。
一、联洋新社区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联洋新社区是随着浦东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和市政综合改造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中高档新型社区,它是浦东新区社区建设的亮点,其特点是:
1、社区形态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在空间范围上,联洋新社区明显超过传统社区的规模,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规划入住人口1.4万户,
4.2万人。自1999年开发至今,建有楼盘13个。从开发层次和外部形态看,联洋新社区是一个生态型的中高档现代化社区,楼盘社会知名度较高,具有合理、科学、前瞻的社区规划和管理,以及一流的绿化和环保配套。
2、居民构成多样化、知识化。从目前入住的5316户,11426人分析,联洋新社区人口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其一,居民来源突破了地域、民族界限,具有开放型、国际型特点。入住居民中,本市户籍人数占68.8%,外省市户籍人数占22.7%,外籍人士占4.5%。其二,白领多,经济收入高。在大型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跨国公司等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21%。其三,文化程度较高,年龄结构较年轻。18岁以上居民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38.7%,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占9.1%,中青年占75.9%。其四,党员在居民中占一定比例。居民中有中共党员1501名,占居民人数的11.6%,其中在职党员占了绝大部分。
3、社区组织多元化、动态化。目前,社区内各类组织主要包括党的组织、行政组织、自治组织、事业类组织和经济类组织。目前,党的组织有社区党委、居民区党支部、党小组、“两新”组织党支部以及党建联系会议、在职党员理事会等;行政组织有社区中心、社工站以及公安、工商、城管监察、房产等部门派驻社区的机构;自治组织有居委会、业委会、各种群众文化团队、志愿者组织、行业协会、社区治理委员会等;事业类组织有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敬老院、医疗中心、康复中心、市民学校、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室等;经济类组织有公交、银行、邮局、酒店、商场、物业管理公司、家政服务公司、房屋中介公司等82家。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4家,私营企业3家,集体企业6家,外商独资企业7家;注册资本上亿元的5家,1000万元至亿元以下的有10家。
4、社区管理市场化、规范化。联洋新社区由联洋集团公司牵头开发,按照统一规划,经过多年精心打造,目前已是国内外知名的住宅建设品牌。在整个房产开发、房屋销售、物业管理,以至社区服务等各个环节,十分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整个社区范围现有物业公司8家,主要负责对社区内各楼盘的管理,除了传统的社区治安、物业维修外,还包括提供各类生活便利项目。
联洋新社区的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传统社区的党建工作,客观上对社区党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党建基础薄弱,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作为新建社区,联洋新社区的党建和建党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新入住的居民中有不少是“游离态”党员,新注册的单位中有不少党组织是“空白地带”,新营业的单位中有的党员人数不足于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层出不穷。据对社区内62家“两新”组织的统计,有党支部的22家,有党员无支部的18家,无党组织无党员的22家。因此,必须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坚持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重,建立全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
2、社区资源充足但分散,要求实现整合,发挥优势。由于联洋新社区发展定位和居住人员层次较高,较普通社区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才、文化、信息等各类资源。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建社区,社区各成员单位间、居民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社区资源相对分散。要求通过党的工作挖掘、激活、整合社区资源,发挥中高档社区的资源优势。
3、社区文化多元,要求弘扬主旋律,增强吸引力。联洋新社区居民构成多样化的特点为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土壤,中西方文化的冲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以及健康与不健康的各种思潮在这里找到了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在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社区文化健康、文明、和谐地发展。
4、民主意识强烈,要求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由于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比较高,联洋新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意识与愿望比较强烈,希望参与社区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公共意识比较欠缺,居民往往对与个人相关的利益比较关心,而对社区公共事务比较冷漠。由于社区自治法制体系的不健全,极易使社区自治的发展偏离正确的轨道。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党必须建立和完善民主自治的运作规范,引导居民正确参与社区管理。
5、服务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要求转变党的工作方式。联洋新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高,生活条件相对富裕,追求随意、个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对社区服务需求表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特点。这与我们传统的以扶贫帮困为主的社区服务模式相去甚远。因此,党要及时转变工作方式,通过市场运作的手段借助社会力量,满足中高档社区的服务需求。
二、构建联洋和谐社区的有效尝试
为了把联洋新社区创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花木镇党委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构建党的工作系统、行政工作系统、社区服务系统和民主自治系统,努力实现“社区党组织核心化,社区工作社会化,资源效能最优化,群众自治民主化”。
1、整合党建资源,建立社区党的工作网络系统。建立联洋新社区党委,作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全面负责社区党的工作和组织协调社区重大事项。完善社区党的组织体系,在联洋新社区党委下设立党支部、党小组,形成社区党组织的三级工作网络。创建社区党建工作载体,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在职党员理事会、在职党员联谊会、社区党建工作研究会等组织,加强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的沟通与协调,实现社区党建工作的全覆盖。探索社区在职党员工作机制,在部分在职党员中试行“双重组织生活”,在组织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由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向社区党组织以“抄告”形式确定党员身份,社区党组织邀请其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为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整合行政资源,建立社区行政管理网络系统。建立以“小行政”为基本特点的联洋新社区行政中心。它是镇政府的派出机构,也是条块设在社区的行政管理平台,在授权范围内对社区实施行政管理,受镇政府和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负责联系、指导居委会工作,组织开展本社区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起到连结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桥梁”作用。中心设一名主任和若干名副主任,有条块派驻社区的干部担任或兼任。整合了条块、事业单位、窗口单位、社工站以及协管员队伍等行政管理力量,按照职责分工设立工作机构和办事窗口,开展“一口式”管理服务。
3、整合自治力量,建立社区治理网络系统。建立联洋新社区治理委员会,由社区各类自治组织推荐、民主协商,选举产生社区治理委员会委员和理事,负责讨论和解决有关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社区内部各类组织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联洋新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开展民主自治,选举产生镇、区人大代表和社区治理委员会成员(理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联洋新社区治理网络系统: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新区、镇人大代表和社区治理委员会(理事)–通过建立健全治理工作机制(如定期例会制、主任轮值制、专题协商制、听证制、监督评议制等),组织开展民主自治活动–依托居委会、业委会、各文化团队等自治组织,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4、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社区服务网络系统。成立联洋新社区服务分中心,明确社区党组织主要通过编制服务规划、制定服务政策、规范服务行为、协调各方利益等方式对社区服务实行领导和管理,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在社区服务运作机制方面,探索把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入社区服务,如实行有偿、低偿、无偿相结合的多种服务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服务网络,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此外,积极培育社区志愿者和社工队伍。结合区划调整、干部分流,把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充实到社工队伍,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吸纳大学毕业生、实行人事等多种途径,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工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升社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联洋新社区共有社工29名(文化程度),志愿者512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其一,建立社区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和工作评价机制。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全方位沟通。党组织要及时了解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服务需求调查、设立服务热线和信箱,开通服务网站等方式,方便社区群众表达自己的合理需求。要及时和定期收集社区群众对服务的评价,便于有关部门和单位掌握相关信息,调整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此外,党组织应调动和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资源的优势,将社区服务从单纯的受助式服务转变为互助式服务,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相处的局面。
其二,拓宽服务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服务机制。发挥信息优势,建立社区服务信息网。通过网络提供家政服务、社区电子地图、电子图书馆、财经资讯、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网上投诉等项目,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服务需求。除了要求社区能够提供一般的生活便利外,中高档社区居民更注重个性化需求,尤其是精神文化卫生方面的需求。要充分依托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阳光驿站等社区公共事务服务设施,在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基础上,拓展个性化服务内容,让华夏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族群的多元文化在社区、在民间有更好的相互学习与交流,通过健全和完善政府在社区中的公共服务、社区福利组织的福利服务、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和有偿或者低偿的市场服务,使社区居民享受到多层次、多类型、高效优质的社区服务。
其三,提高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党要注意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的各类专业化社会组织,按照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投入、民间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各类社区服务所,实现社区服务的专业化运作。建立高水准、多功能的服务队伍,通过经常性的专业化培训与交流,提高社工队伍以及各类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采取科学的用人和激励措施,优化队伍的结构,提高队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