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材料
近年来,**县坚持把网格化管理和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按照“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全县统筹”的原则,搭建“县-乡-村-组”四级管理网格,“线上+线下”双线服务平台,发动党建引领“引擎”,带领各方联动共建、多元共治,推动资源、管理和服务重心全面下移,不断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立足改革赋能,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下发《网格管理工作清单》,鼓励引导各乡镇发扬地域优势,因乡制宜,探索和创新网格管理模式。比如***乡是**县网格化管理试点乡镇之一,也是成效较为明显的乡镇之一。全乡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室一栏加一群”夯实平台建设。每个网格内成立党小组,在人员相对聚集的屋场内,改造民房作为网格党群服务室,同时制作网格党务村务公开栏,将最新的各类惠民政策宣传到群众身边。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微信群,以家庭为单位,确保所有村民在群内都能实现横向和纵向互动。“两干三长加三员”强化队伍建设。两干指驻村干部、村干部,主要负责联系指导;三长分别指网格长(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网格长负责本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协调,通常由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的退职村干部担任;三员分别是网格员、保洁员、调解员。每个网格内配一名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保洁,2-3名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党员担任调解员,调解各类家庭、邻里纠纷。注重网格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力量培养相结合,为了激励网格员们工作热情,乡党委规定网格员都聘请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并把担任半年时间网格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条件之一。“四访四问四报四到”确保履职到位。网格员按“就近就亲”的原则联系农户,明确“四访四问四报四到”工作职责。访网格内弱势群体(五保户、贫困户、独居老人户和留守儿童户、残疾人户必访),问各种社会不稳定群体,及时掌握动态(信访人员、不稳定人员、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必问),报各类基本信息(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新增出生死亡、新增户籍迁入迁出必报),同时在群众遭遇突发事件、家庭变故、邻里纠纷及有服务需求时,网格员及时赶到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此外,在乡级层面建成网格化综合指挥中心,可对所有网格进行实时监控,对网格内各项问题及时调控,形成全乡一张网,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
三、优化治理方式,创新平台载体。县级层面成立网格化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建立“双线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线下建网格,实现了全县人员管理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全覆盖。线上搭网络,整合全县各部门数据,将党建、综治、民政、公安以及各乡镇网格化的数据进行整合,统一纳入网格化综合平台进行管理,全新升级改造“智慧网格”平台和手机app,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村级网格员通过“一日双巡”,登陆“智慧网格”app,对网格内居民的房屋、人口信息变化情况,志愿服务活动、矛盾纠纷等工作进行实时更新完善和事件处置。对于无法自行处置的事情逐级上报至镇、县两级指挥中心分流派单办理,形成了广覆盖、高效率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络和协调处理体系,切实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完成了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一盘棋的工作目标,实现了以农村网格为基础的一种全方位覆盖、全要素囊括的综合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