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到“一支笔”的“三重境界”,真心感悟!

作为一名文字秘书,我曾经服务过三位领导,在他们的谆谆教诲下不断成长,幸运的是三位领导都对文字材料特别的重视,让我从毕业时的“公文小白”到现在别人口中的“一支笔”。

文稿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中的滋味只有体验过n次才能有切身感受。相信很多人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我曾经经历过的过程。包括当年的我在内,在走上文字秘书岗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班也加了,夜也熬了,却还是事倍功半,出力不讨好。写的材料过得去,但是领导看不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因何在。

就文字而文字,被结构套牢了、框死了。为了更直观的叙述,在这里用一个以前写过的一段材料来做例子,和大家分享下我写作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将文字说清楚,把事情讲明白。因为本身就是文科出身,各种材料也能够应付,毕业半年后领导指定起草年底工作汇报,这稿说好写也好写,因为之前有“范本”,改改内容就行,主要是对工作进行总结,总结问题,提出展望。

(节选)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召开务虚会谋划xx发展,派出xx人员参加xx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进一步规范管理,完善单位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和行政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队伍道德建设,增强队伍的责任意识,实现全员素质整体提高。探索行政工作新思路,提高行政工作的实效性。狠抓日常行政常规,实行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打造高效行政执法队伍。

以上这一段一看就是入门级,简单的文字叠加,没什么特色,领导断然不满意。换汤不换药,就是把文字罗列,体现不出单位工作的特色和水平,文字也显得拖沓、啰嗦。

这个阶段我接触最多的主要是汇报材料,那时候也觉得没多难,不就是搞搞文字嘛,把相关的材料、内容罗列一下。把事实说明白就可以,弄的那么“好看”干啥。失败是最好的老师,经历过多次被领导退稿,经历过一次次的“花脸稿”,经历过一次次的谈话指导,后来在写材料时我就删繁就简,挖干弄实,将重点、亮点突出。

第二阶段,文字材料不仅仅要求实事求是,更要“锦上添花”。

在这个阶段,文稿材料不仅要有内容,更要有结构,能让整个文章浑然一体,自成体系。同样的内容,因为多了个形式,有了清晰的架构,让整个汇报材料重点突出,亮点鲜明。既能达到文字的要求,又能满足层次的需求。但总还差点“火候”,有时还是跟不上领导的要求。

(节选)

一、围绕重点工程,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围绕宣传工程,提高全民全员法制意识……

三、围绕队伍工程,打造特色行政管理工作。我局以创建特色行政管理为主线,以文明队伍为抓手,以思想、品德建设为重点,按照xx会议工作要求,围绕“品德高、素质好、作风硬、业务精、纪律严”的执法队伍工作要求,通过召开xx务虚会,开展xx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造适合每一个xx管理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行政管理新路子。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大手笔不一定是大领导,但大领导定是大手笔。说的就是文字的思想性。作为一名文字秘书,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写作理念和写作目标,说一个人“很会写”并不是他啥都能写,而是写啥像啥。有时候你需要做的是贯彻领导的意图,但是如何贯彻呢。你的文字能否激励人心,引发共鸣就是切入点。

写作是辛苦的,但也是幸运的,透过文字,你能确定自己是否在和一个是否具有思想的人在对话。

以上就是笔者所经历的三个层次,三个境界,也是的一点小小的感悟和愚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