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观摩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坚持引育并重,激活“人才引擎”。从建好用好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等方面着力,努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回引本土人才兴产业。立足**在外创新创业人才多的实际,全面摸排各类人才6800余名,常态化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利用传统节日举办茶话会、联谊会107场次,联络乡贤乡友1000余人。充分发挥23个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的“桥梁纽带”和村级集体经济“引擎”作用,2023年引进乡友项目12个,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家,到位资金32亿元。聚集专业人才兴产业。围绕村级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出台人才新政“二十八条”,28名县级领导联系32名专家人才,续聘高校领军型人才1名,依托项目引进各类人才344名。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关联度最大的茶叶、中药材、水果、蔬菜、养殖等传统产业,建设院士工作站1家、省市专家工作站4家,聚集专家教授300余名,一对一培养本土专家63名,精准指导40余家农业实体,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提供强劲的人力支撑。培养新兴人才兴产业。坚持“实用、够用”原则,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100余名,培育效果全省县级调度考核第二。大力开展技能和创业知识培训,受训群众4683人次,推荐就业3698人。抢抓数字经济和直播产业发展机遇,累计培养本土电商人员1.1万名,近1000人成为线上销售专业人才。
坚持链式发展,激活“创新引擎”。以党建链、产业链、价值链“链”就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化党建链。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牛鼻子”,组建产业链联合党委,完善“组织共建、党员共管、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品牌共创”运行机制,精选龙头企业带头打造党群服务阵地5个,为40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分片管理、分季调度、分时指导”等服务,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协同发展壁垒。延长产业链。立足特色资源,聚力延链提质“茶旅药”三大产业链,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打好茶产业“龙头牌”。实施黑茶产业倍增工程,**黑茶入选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实现综合产值252亿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的“主心骨”。打好文旅产业“提质牌”。实施文旅产业提质工程,先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支持民宿品牌培育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全年实现综合收入83.35亿元,青云洞、茶乡花海、百花寨、梅山文化生态园等文旅项目,凤凰屿、叶子湾等省五星级民宿,成为了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增长极。打好中医药产业“康养牌”。实施康养产业培育工程,稳定发展以**黄精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34万亩、综合产值40.2亿元,造就了一批“药材村”,“湘中药库”成为了擦亮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名片。拓宽发展链。探索发展新途径、构建发展新模式,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新求变、抱团取暖,提升整体发展水平。推进村社联合共享发展。将农户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融入村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建设“村社联合”发展平台,实现资本运营与资源变现。推进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打破以村为单位的发展思维,跨地域整合资源,建立“茶香四溢”“瓜果飘香”“鱼荷水产”“湘中药库”“山珍好物”5个共建联合体,规模优势、培管优势、销售优势逐步体现。推进村企联合牵引发展。大力推进“党旗领航·百社联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30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与村(社区)深度合作,为村集体经济提供资金、技术、销售、就业支持。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