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金融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时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赋予了我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新的使命定位和重点任务。我市是民营经济大市。全市130万户经营主体中,民营企业占97%,贡献了全市约65%的gdp、70%的税收、81%的出口额、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庞大的民营经济体量派生出大量的资金需求、金融需求,合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秉持多跨协同“大金融”发展理念,加强与财政、产业等领域的协调配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根本任务,奋力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一)以优质的金融供给满足民营经济资金需求一是信贷供给直达民企。截至目前,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创历史新高,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的57.9%。2023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贷款222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548.3亿元。二是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升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8.5%,占全部制造业贷款余额的49.8%,占比创历史新高。三是资金成本低位运行,减费让利成效显著。2023年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3.86%,比去年同期下降0.2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省水平。政策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601.3亿元,累计降费让利超10亿元,服务全市中小微企业近3万户。

(二)以精准的保障举措支持民营经济重点领域一是实施“凤凰行动”我市计划,培育和助推重点民企上市。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4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20家,数量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9位。二是创新保险服务模式,为外贸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023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为8608家外贸企业提供362.3亿美元风险保障,提供保单融资增信119亿元。三是贯彻普惠金融理念,支持小微主体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423.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1.8%,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帮助3964家小微企业获得贷款49亿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完善改革体系,打造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先行示范区一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改革。以“数据增信”为导向,建设具备本地化征信平台能力的“甬金通”数智金融大脑,为企业精准画像和增信,提升企业信用贷款可得性。二是推进保险创新改革示范。充分发挥保险增进信用、风险补偿、资金融通等功能,更好运用保险机制破解民企融资难题,为企业降本减负开辟新路径。三是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高质量建设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专板,利用“绿色通道”“公示审核”和“上市直联”等创新政策优势,大幅缩短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民营企业赴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的时间。

(五)完善保障体系,护航民营经济安全发展一是加强信用风险和债务风险监测处置。健全助企纾困帮扶机制,落实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和联合授信管理机制,提升金融帮扶和债务处置实效,保证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内。二是帮助企业对冲市场风险。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两保一贷”和航运保险等业务规模,支持企业学会用好汇率避险工具,强化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风险保障。三是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深化非法集资处置机制,更新处非工作规则,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动,提升非法集资联防联控能力。深入推进平安金融创建活动,靶向引导理性投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