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政协系统履职尽责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写好“专注”文章,进一步增强协商议政实效。**市政协主动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准确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工作,认真履职,久久为功,更好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履职成效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增强建言资政的实效。坚持和落实好“主席会议+专委会+界别+委员”的工作链,引导委员主动开展调研,选好题目和切入点,不断提高协商建言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自觉在全市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政协工作,主动关注和善于抓住全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党政决策部署落实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堵点问题、社会各界对某项工作存有的疑点问题、党政部门暂时没有顾及的冷点问题,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实效,助推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地见效。增强凝聚共识的实效。巩固好团结协作的平台阵地,建立区域、界别、个人委员工作室,聚焦为党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政治任务,主动密切与各族各界人士的联系交流,持续引导各族各界人士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提高“双向发力”的工作质效,把凝聚共识贯穿各项履职工作中,以广泛共识更好促进意见建议转化,助推工作落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效。发挥好市县政协组织开门是群众、出门是基层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积极服务民生事业发展。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动谋划履职选题,抓住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共性热点问题开展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调研协商,多建惠民之言、多献利民之策。引导委员做好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坚持和完善服务群众、反映民意、回应关切的工作闭环,**市政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做好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推动提升履职为民的实效。持续落实落细“院坝协商”工作,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各委室分别挂钩联系各县(市、区)政协,不断加强协调指导,在推动成果转化上下足功夫,助力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写好“专业”文章,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水平。提高协商水平,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深刻内涵,不断提升专业化的能力,健全完善协商平台,规范协商机制程序,让政协委员人人成为“会协商”的专家人才,让政协工作者成为服务协商平台的专职队伍,不断推动各项工作专出质量、专出水平。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不断加强委员学习培训工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完善议政建言成果反馈机制,把议政建言成果采用情况及时反馈给委员或者予以公开,让委员更直接地看到议政建言产生的实效,进一步激励委员“愿意说”“善于说”。不断完善委员履职评价工作,强化委员履职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树立履职尽责的导向。提升专委会专业能力。坚持和完善专委会“六项工作”,即相关委员参加1次集中学习、1次调研视察、1份高质量调研报告、1次学习考察、1次联合调研视察、1次对口协商,实行委员“全员入委”,加强对专业工作、专业领域的调查研究,增进与相关界别群众的联系交流,强化与对口联系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用好用活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资源。持续推进和完善界别组“五项活动”,即1次委员读书活动、2次调研、3件界别提案、4篇会议发言、5条社情民意信息,委室分别联系指导界别组工作,更好地发挥界别专业优势和作用。每年召开全市政协专委会工作会议,强化对口联系,促进经验交流,根据工作需要开展联合履职,不断提高履职质效。提升政协干部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持续推进工作理念、工作思维、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的创新,完善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路,激励政协干部把都在做的工作做得更好、把不一样的事情做得更有特色。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加强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服务保障能力。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