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部长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我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聚焦基层基础“强双基”,围绕州级“五抓五促·强村富民”的工作要求,积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乡村人才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明责减负增效四个关键任务,统筹做好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一、紧盯组织建设关键,筑牢堡垒强化组织基础
排队抓尾激励增比进位。以城乡领域为重点,探索“三定三策”模式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按照统一定等、分类提升、集中验收思路,评定1个镇级9个村级先进党组织、7个镇级67个村级中间党组织、1个镇级9个村级后进党组织。依托提级管理机制,组织县委常委下沉镇村帮助鼓干劲、查原因、想方法,分层分类制定示范创优、争先提档、摘帽晋位工作方案,对后进党组织书记进行提醒谈话,向先进党组织适当倾斜项目资金,达到排出危机紧迫、激励增比进位的目的,确保村村达标、逐镇进步、整县提升。
起底补短规范基础工作。探索开展“起底规范、强基固本”基础党建攻坚行动,围绕三会一课、两个覆盖、发展党员、教育引导、活动阵地“五个关键”,明确22项基础任务,结合“四下基层”同步开展“党建研究与实践运用深度融合”专题调研,案例式推进解决部分制约短板。
突出四能增强组织功能。用好“四评三榜两奖一退”管理方式,以创建“能筑牢堡垒、能建强队伍、能组织群众、能发展经济”的基层党组织为路径,全力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树立基层党建模范标杆,精准破解基层基础不牢等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紧盯乡村人才关键,增智添才强化人才基础
强化选育建强干部队伍。结合“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开展镇(街道)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村(社区)开展考核评议,调整充实镇(街道)领导班子、动态配齐“两委”班子。组织开展1次县级、9次镇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组织推荐“两委”干部跨省州县和镇级跟岗学习172人,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全方位带的方式,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实施村级后备力量“选苗储备、蹲苗提能、收苗使用”三年行动,高标准梯次储备后备力量,强化村级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下沉力量推进驻村帮扶。以“优选、强育、严管、活用”为抓手,择优选派301名驻村干部到77个村(社区)开展工作,按照分级分类原则,联合农业农村、县委党校等部门组织开展1期为期5天的培训,组织开展1次县级、9次镇级驻村干部“擂台比武”、工作交流会,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清单明责理清边界。严格落实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增效工作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省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指导目录,优化4张服务清单和2张禁入清单,动态调整村级职责范围,持续清理不应由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项,对村级工作“分体”“瘦身”,全力抓好村级事务“职责化”“界限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村级服务效能。
建章立制归口管理。指导8镇1街道建立任务交办归口管理制度,明确专门站所对上级文件、工作统一梳理安排,按职责归口分办到具体站所落实,对确需村(社区)落实的事项统一调度,实行领导包村负责制,压实分管领导责任,坚决杜绝转嫁责任到村的情况。
删繁就简减轻负担。依据省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指导目录,明确村级组织挂牌标准,常态化清理村级组织机构挂牌。全面摸排各镇(街道)对村(社区)考核指标,统一制定考核标准,确保考核指标不超过10项,减轻村级组织负担,释放村级组织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