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高素质政协委员队伍建设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这一重要论述是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既深刻阐明了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又鲜明指出了委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努力方向,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是政治和业务上的要求,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是行为操守上的规范,核心要义是提高委员队伍素质。**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以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牵引,在工作实践中着力加强委员教育、引导、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引导委员聚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把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履职重点,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协商议政、务实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努力打造担当作为的高素质委员队伍,为推动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以搭建平台为载体,着力发挥主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政协积极主动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坚持政协搭舞台、委员唱主角,努力打通委员履职“最后一公里”,确保委员履职有平台、建言有渠道。一是搭建多层次协商议政平台。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建立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有事好商量、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换届以来常态化开展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协商活动130余次,提高了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二是搭建体系化凝聚共识平台。坚持把凝聚共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作用,健全完善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专委会联系委员、走访看望委员和谈心谈话等机制,完善界别委员工作室、界别群众联系点、委员会客室、委员大讲堂等常态化联系界别群众平台,形成了29个界别全参与、行业全覆盖的界别工作格局,影响和带动界别群众把思想统一起来、共识凝聚起来。三是搭建全方位服务为民平台。畅通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渠道,研究制定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1+9”系列文件,常态化开展“学思想、重履职、勤协商、惠民生”实践活动,鼓励支持引导委员发挥专业特长并统筹运用有关资源,持续关注救助帮扶困难群体,积极助推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罪错未成年人矫治专门学校建设、完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等18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问题,努力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以服务管理为保障,着力提升履职质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委员民主权利,完善委员联络制度,健全委员联络机构,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委员来自社会各界,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不同的职业背景、行业特征,体现不同的界别属性、利益诉求,委员服务管理好不好,直接关系履职质量高不高,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共性、把握个性,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委员履职提供坚实保障。**政协立足推动委员高质量履职,以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坚持优化服务和加强管理并重,探索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服务管理机制。一是激发履职活力。不断创新和完善委员管理服务方式,努力为委员履职尽责创造条件、搭好平台,引导和鼓励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为委员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坚强保证,委员履职积极性和水平明显提升。今年**提案立案706件、同比增长6.3%;换届以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4636篇、采用1313篇,其中向全国政协报送151篇、采用率11.6%,向党委和政府报送1162件、批复率88.32%,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质量均实现双提升。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委员履职评价办法,坚持正向激励,突出参加协商活动等基础履职、兼顾其他履职,注重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突出质量导向,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有关部门和委员推荐单位,并作为评选任期综合考评优秀和换届时继任与否的重要参考,每年在全体会议上对上一年度履职评价优秀委员进行通报,促使委员写好“履职作业”。三是强化纪律约束。认真贯彻落实“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教育引导委员在各项履职活动中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宪法法律、政协章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时对委员的义务职责进行细化量化,将“虚”的指标变成“实”的任务进行清单式管理,对长期不参加政协履职活动的委员,及时约谈提醒,推动委员积极主动履职。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