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蔬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才,各位主任进行了交流发言,各地蔬菜工作亮点纷呈,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学习;全市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各县市区都做了传达学习,这里我就不再细讲,结合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就扎实做好新时期蔬菜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围绕一个中心,服务消费新需求。
即紧紧围绕“保民生”这个中心,从过去单纯注重数量向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安全转变,从注重“菜篮子”向丰富“菜篮子”转变,从单纯注重生产向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单纯依靠政府扶持向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转变,从单纯注重社会效益向经济社会两个效益并重转变,从单纯注重有形市场网点建设向线上线下同步发展转变,从单纯注重城区发展向城镇郊区及乡镇山区拓展,把蔬菜产业打造成民生产业、健康产业、扶贫产业和融合发展的示范产业。
二、紧盯两大目标,创新发展方式。
即紧盯“实施蔬菜产业百亿工程”和“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并重”两大目标,践行习近平“三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全面融合发展。“蔬菜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蔬菜产业”,是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经济,立足区域资源要素,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推进机遇,大力推广近郊区“市民下乡”租种、体验和租赁;远郊及偏远区域积极引导“能人回乡”,支持创业回归发展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致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分类甄别企业信息,针对性引进,实施“企业兴乡”;大力培育农村电商,壮大科技园区,积极与旅游资源对接,推动蔬菜三产融合,形成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本土就业。
(二)坚持绿色品牌发展。充分利用十堰生态资源、地理气候特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名优蔬菜,全面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研究推广蔬菜生态调控综合技术,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走绿色生态之路,实现稳“量”提“质”,整合打造蔬菜优势品牌,确保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创新开放发展。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创新机制,开明开放,激发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到蔬菜及关联产业,大力培育新市场主体,培优产业龙头,激活产业要素,不断提升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坚持成果共享发展。我们发展产业就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蔬菜生产技术、品质、品种、营养类型、销售方式、加工深度以及蔬菜园区综合服务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大培训与推广,让广大农民和菜农分享各类创新成果,加大引导与培育,让广大市民和消费者共享蔬菜产业融合发展成效。
三、压实三大任务,实施五大工程。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创优服务方式,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一是强化科技服务,充分发挥x个专家团队优势,研究、指导、服务全市蔬菜产业,切实开展“三新”技术引进推广、科技创新和对外交流,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蔬菜科技含量和效益。二是强化加工服务。指导服务企业加强蔬菜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研究,推进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创优品牌,不断提升蔬菜产品整体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强化流通服务。引导全市生产基地、业主与流通市场有效对接,开展农超、农企、农校、农社对接,积极创新产品交易渠道和方式,运行推广“互联网+蔬菜”,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将蔬菜产品从基地直接配送到社区、老百姓的厨房里,促进基地与百姓餐桌对接,打通蔬菜流通运营“最后一公里”。
(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发展动能。一是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引进、培育和扶持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市场主体投入蔬菜产业开发建设领域,对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品深度开发,辐射带动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规模种植,助推产业与精深加工、全域旅游相结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蔬菜产业发展空间,挖掘新增长点。二是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信息工作机制,在全市蔬菜系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员队伍,加强蔬菜产销信息和产业建设典型经验收集、整理与发布,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指导生产、引导市场、提供服务、宣传政策、推介产品、展示成绩,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服务引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争取部门支持,争取国土、扶贫、移民、水利、科技、农业等项目资金在用途不变的前提下,集中捆绑用于蔬菜产业基地农田改造和水、电、路、渠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通过强化责任、创新机制、打牢基础、增强服务,为我市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强调一点,全市蔬菜产业建设遭受了x次x灾害,损失惨重,当前务必要做好二点工作:一是积极组织设施恢复,同时将相关情况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重点支持,一定不要影响到春季生产;二是要做好业主思想工作,确保蔬菜产业的发展主体不流失,信心不丢失。